原標題:內在動力推動兩岸貨貿談判繼續前行
9月10日,兩岸貨物貿易協議第九次談判將在臺北登場,這意味著兩岸以大智慧突破了“太陽花事件”后的僵局,找到了經貿合作的戰略突破口。這也意味著,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有背后的推動力,非人為因素所能阻擋。
放眼全球,世界貿易模式已經從WTO多邊貿易談判,轉向雙邊區域貿易協議。誰能夠在雙邊談判中盡速完成制度化,誰的經濟發展就能跟上時代潮流。誰的談判趕不上節奏,誰的經濟就會被邊緣化。臺灣產業除了信息及通訊產品因為有信息科技協議(IAT)保護而免受關稅影響之外,其他皆因近年各國積極簽署區域貿易協議而喪失產業競爭力甚至斷鏈。
8月26日,大陸與東盟的自由貿易區升級版已經發表聯合新聞公報正式啟動談判,而臺灣卻需要與東南亞國家洽簽雙邊FTA或在2015年RCEP談判完成之后才可能降低關稅,高關稅對臺灣經濟的沖擊就在眼前。而且,年底中韓FTA上路,韓國的經濟、政治都將受惠:在經濟上,韓國將毫無懸念地擊敗臺灣,取得大陸市場的份額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政治上,韓國有可能實現其充當中美日國際政治中間人角色的戰略構想。如此種種,臺灣的政治經濟地位在美國那里都會下降,受到的沖擊顯而易見。馬英九說了一句大實話:“此次推動兩岸貨貿協議,民進黨也沒有像過去一樣大力反對,因為大家都知道,在中韓即將簽署FTA等壓力下,兩岸貨貿協議對我們很重要!睘槭裁?因為貨物貿易協議真正影響臺灣未來經濟的發展,誰擋下,誰負責,自然有人找他們算賬!
世界上一些大國不太希望大陸和臺港澳形成中華經濟區,形成中國領域的真正經濟整合,因為誰都知道這一整合的力量和潛力以及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當前,臺灣經濟發展需要突破點,大陸經濟發展也需要新引擎,基于大戰略的考慮,大陸支持臺灣加入國際經濟區域整合。大陸企業家和臺商也都期望能進一步強化兩岸關系基本面,并將兩岸經貿整合的影響力輻射到全球經濟體系,為兩岸經貿合作增加附加值,為自己企業獲取更大利益,并為兩岸雙方營造更多的共同利益。因而,兩岸的企業家,尤其是迫切希望產業轉型與升級的臺資企業家,盼望著兩岸貨貿協議協商能夠在近期取得突破性進展。
當然,我們也不能對兩岸貨貿協議談判盲目樂觀。畢竟,服貿協議卡關、“太陽花事件”的影響仍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雖然已經由臺行政部門提交立法部門審議,但依然沒能在臨時會上通過。兩岸貨貿協議談判仍舊任重而道遠! (作者系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