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4日,已在大陸創造智能型手機奇跡的小米手機正式進軍臺灣市場。據臺媒當年8月報道,小米入臺4個月銷售成績不差,小米2S連續2個月登上小米在臺灣的合作方——臺灣遠傳電信公司單機銷售排行第三,僅次于三星S4與HTC new one。而隨后于2013年12月2日入臺的紅米手機,也取得不俗銷售成績,在2014年1月份的銷售成績已超越了i-Phone 5s,躍居銷售排行榜前3名。
臺灣《工商時報》7月報道,臺“資策會”FIND曾針對臺灣12歲及以上人群做的一項調查發現,目前臺灣擁有智能手機的人達到1225萬人,品牌份額方面,三星超過HTC,是臺灣最多人使用的智能手機品牌,而來自大陸的小米手機(包括紅米)也首次進入第5名,和蘋果一樣,小米在臺灣的份額增長了3-5個百分點。另外,小米最受12歲-19歲,以及60歲以上兩個年齡階段的臺灣人喜愛,其中小米手機23.4%的使用者為60歲以上人群。
不過,小米在臺的經歷也并非那么順風順水。去年在臺灣開賣后幾天,民進黨“立委”就質疑小米手機在網絡對臺銷售10萬部,小米手機難道沒有軟體有置入性程式、遠距竊聽功能?他要求應設立專法,維護3C網路安全。然而多數網友對于此言論不買賬,表示這種言論太過牽強。臺灣著名論壇PTT網友紛紛為小米手機打抱不平,其中有網友指出,小米手機有相當一部分產品由富士康代工生產,而富士康恰好就是臺灣的著名企業。
在8月初,臺媒也都報道小米虛報銷量被臺灣“公平交易委員會”開出60萬元新臺幣罰單,而不到10天,再爆出泄露用戶隱私被查。對此,有輿論指出,沒有深厚的積累,單靠殺價和營銷手段,這樣的公司短時間內也許能夠順風順水,但是時間越久,問題暴露得越多;尤其小米在專利方面的一窮二白,難免讓人對其發展憂心忡忡:當產品脫下華麗的外衣展現真正實力的時候,用戶還能追隨多久?(原題:小米“登臺”曾遭抵制/海峽導報記者 林連金 整理)
[責任編輯: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