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8月7日電 (記者 周音)2014年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7日在福建馬尾與臺灣馬祖附近水域成功舉行。此次兩岸海上搜救機構共出動33艘船舶、4架直升機,兩岸550余人共同參與演練。
本次演練實現了三個“首次”,即:首次在“兩馬”水域開展演練,實現了區域拓展;首次在港外開放水域舉行演練,搜救任務更加復雜;首次以海上大規模人員疏散逃生為重點,演練更加貼近實戰。
演練的主題是“攜手海上應急,共建平安海峽”。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海上搜救中心主任何建中,中華搜救協會名譽理事長鄭樟雄共同擔任演練總指揮。中國海上搜救中心、中華搜救協會、福州市政府、馬祖連江縣政府及海峽兩岸海上搜救相關部門共同執行演練。
8月7日13時,何建中宣布演練開始。馬尾至馬祖之間水域升起三顆紅色信號彈,演練模擬一艘從馬尾開往馬祖的兩岸直航客船與一艘貨船在馬尾至馬祖之間水域發生碰撞。事故造成甲船船艏破損進水,有沉沒危險。
甲船共有旅客90名、船員12人,其中5名人員落水,10名人員受傷(3名重傷)。乙船共有船員15人,無緊迫危險。事故發生后,兩船分別發出遇險報警信號,海上救援行動迅速展開。14時,演練分為8個項目展開:船舶遇難求救通報確認;海灘緊急應變溝通協調;現場指揮搜救任務分配;搜救能量動員人命救助;船舶自救大規模人員疏散;海空轉駁醫療救援后送;獲救人員移交善后復原;參演能量海空分列式。
記者從演練現場獲悉,此次兩岸聯合演練以客船發生事故后大規模人員疏散逃生作為演練重點,是對海峽兩岸海上搜救協作機制的有效性和海上搜救應急預案的一次檢驗。演練首次使用空中拋投救生筏、建立海上醫療平臺等列入演習內容,遇險人員第一時間得到專業救助,保障了人命救助時效性。
何建中表示,隨著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人員和交通往來日趨頻繁,兩岸海上搜救合作和互動也更加密切。此次演練選擇在兩馬水域模擬客船遇險救助,特色鮮明,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通過演練,有利于兩岸搜救監管部門在信息傳遞、搜救力量整合互動、安全監管技術等方面的進一步合作和交流,對于構建平安海峽、促進兩岸海上航運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統計數字顯示,自2008年12月15日兩岸間海上直航開通至2013年間,福建沿海到臺灣本島海上客運直航共運送旅客34.94萬人次;兩岸小三通運送旅客723.05萬人次,作為兩岸“小三通”航線之一的“兩馬”客運航線則更加繁忙和密集,開通以來共運送旅客60萬人次。
據福建省海上搜救中心常務副主任、福建海事局局長何易培介紹,海事部門一直以來都把“兩門”、“兩馬”、“泉金”等小三通客運航線,以及福建廈門、平潭至臺灣本島等大三通客滾航線作為安全監管和服務保障的重中之重,目前已構成了覆蓋臺灣海峽空中、海上、陸上“三位一體”的立體救助體系,確保對各類海上、突發事件實施快速、有效的應急反應。
自2008年12月15日兩岸間海上直航正式啟動以來,2014年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是海峽兩岸第三次攜手進行的大規模海陸空聯合搜救演練。(完)
[責任編輯: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