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最大的事當屬吃飯,這是天大的事。飯出了問題當然是新聞。10年前,臺灣的媒體便連篇累牘報道大陸食品“黑心”,黑心銀耳、黑心腐竹、黑心香菇,凡大陸食品,必與黑心關聯。人在臺北,在市場上買東西,正猶豫間,老板開口:“沒問題的,我們臺灣的東西不像你們大陸那么黑心。”就連臺北的朋友也滿臉焦慮:“你們的食品那么黑心,你怎么辦?”我只好苦笑:“我還活著,而且長得還比你高。”上個月,這位朋友從新加坡回臺北,告訴我:“在新加坡的超市,聽到一個人說這東西看著真可疑,另一個說看看是不是臺灣產的,我聽了真感奇恥大辱。”我心中暗笑:“嘿嘿,這種辱我早就受過了。”
今年4月,臺灣爆出在淀粉內添加用于油漆的順丁烯二酸,新加坡將臺灣生產的面條等多種產品下架。
早就聽說過臺灣的夜市不衛生、業者用死豬肉做肉干、把福建的茶葉和紫菜換上臺灣包裝等各類傳聞,但尚屬小道,半信半疑。直到2011年塑化劑風暴在眼前連環爆發,才確信MIT(臺灣制造)也不是食品安全的保障。
被列為有毒物質、禁止添加在食品中的塑化劑,居然出現在糕餅、果汁、面包等800種食品里,只是供貨商為了降低添加劑起云劑的成本,便把毒性超過三聚氰胺20倍的塑化劑摻進起云劑,而且一摻就是30年,令每一個人都難逃毒網。
2013年春夏的幾個月,筆者更是在臺北修了一門化學課。順丁烯二酸,加在粉類食品里既滑嫩又有韌勁;皂黃,加在臺灣北部名產豆干中賣相好看且防腐;用于生產玻璃的硼砂,加在食品里令口感爽脆……還有劣制醬油、辣醬等在各大夜市橫行,今年的端午節賣去年的粽子。一位臺北同行發揮了超級幽默:“過了端午就是中秋了,快查查月餅吧,否則我買回來的月餅掰開來會發現一張小紙條,上寫:反清復明。”
這樣的新聞聽起來并不“雪恥”,因為大陸的地溝油、瘦肉精也在不斷惡心我們的腸胃,“黑心”不再局限于一地一事,而成了兩岸共同之痛。此時,嘲笑、偏見、比誰更黑就太沒格局了,當務之急是兩岸彼此打量食品監管的教訓與經驗,更有力地打擊黑心,保衛食品安全。
兩岸食品安全通報機制現在顯得尤為重要,你那里有了順丁烯二酸,我這邊也要查一查;你那里有了地溝油,我這邊可以提供一些查驗的方法。如果說兩岸關系要深化,就請從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深化交流合作吧,相信這是最沒有爭議的。(陳曉星)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