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資企業(yè)頂新集團、康師傅控股為留守兒童家庭發(fā)放冬令慰問物資(中國臺灣網 蕪同 攝)
日前,在重慶市武隆縣土地鄉(xiāng)的山間小路上,有一行人扛著物資走在冬雨中崎嶇泥濘的山路上,他們是去給留守兒童和貧困家庭送過冬的生活物資的:每個家庭兩袋米、兩桶油、兩床厚棉被,還有康師傅方便面、棉毛衫、洗衣粉等。由于雨后山路滑,不時有人在上山時摔倒,后面的人就把摔倒的人扶起來,相互攙扶著繼續(xù)登山。這里的山間小路沒有精彩的講演、沒有明星的演唱助興,但卻有實實在在的公益事業(yè)和慈善精神。他們是來自頂新公益基金會的人員及康師傅、德克士等臺資企業(yè)的志愿者,從12月5日至28日,將有約千名的企業(yè)志愿者奔赴重慶30個區(qū)縣31所學校的300個家庭,為留守兒童和貧困家庭送去寒冬里的溫暖。
2010年,頂新集團的公益基金會啟動了關懷西部農村留守兒童的計劃,他們制定了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思想品德、人格品質、心理情感、行為養(yǎng)成及營養(yǎng)與健康的“4+1”農村留守兒童教育模式。而對留守兒童每年進行的春秋兩季家訪、冬令慰問物資發(fā)放,是這個計劃中的一環(huán)。
頂新集團及所屬的康師傅等企業(yè)從重慶地區(qū)選擇了31所學校,由各企業(yè)進行認領,康師傅在重慶地區(qū)的方便面工廠就認領了7所小學,飲料廠認領了6所小學。從集團董事長到一線員工,各公司員工組成的志愿服務小組不定期到學校持續(xù)關懷留守兒童們,和他們一起過生日,通過家訪了解孩子們家里的狀況和困難并給予及時的幫助。
頂新集團的決策者們,不僅把對留守兒童的關懷當作是一項公益慈善事業(yè),同時也把這些活動作為對公司員工進行教育,把愛心播種在每一位員工心中舉措。頂新集團的魏應充董事長和魏應行董事長就身體力行。魏應充董事長在對留守兒童進行家訪時特意帶上自己的女兒,讓自己的孩子知道回報社會;而魏應行董事長則帶領所屬部門負責人一起進行探訪,并且規(guī)定,凡是科級干部晉升職等都必須先參加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
有的學生住的地方離學校很遠,山很高,從學校出發(fā)要走四個小時,學校的老師們勸頂新集團的志愿者進行家訪時請個挑夫把物資送上去,但頂新集團的志愿者們說,就是要體驗一下這些留守兒童和貧困家庭孩子們的艱辛。他們有的不僅自己報名當志愿者,還把家屬和孩子一起帶來參加為留守兒童送溫暖。
重慶武隆縣土地鄉(xiāng)中心小學六年級一班的李雪嬌,是個質樸可愛的小姑娘,父母都在浙江打工,每年春節(jié)才能回家一次。她的理想,是將來回到家鄉(xiāng)里當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師。李雪嬌和5歲的弟弟及奶奶一起生活,身為留守兒童的她過早地承擔起生活的重擔,除了幫助奶奶做家務還負責教育調皮的弟弟。當頂新集團的志愿者把生活用品送到她家時,李雪嬌說,我特別感謝來自臺灣的頂新集團。李雪嬌告訴記者,平時她最想爸爸媽媽,現在學校里有頂新集團提供的親情電話,可以免費給爸爸媽媽打電話,以抒發(fā)自己的思念之情。
頂新公益基金會的副秘書長、來自臺灣的周淑禎說,在中國的經濟發(fā)展中,農民工是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的一個群體。而他們的孩子即留守兒童有5千多萬。這么多需要關懷的孩子,單憑一家企業(yè),再有錢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留守兒童都關心到。為此,他們發(fā)揮企業(yè)的優(yōu)勢,制定了《農村留守兒童教育模式推廣試驗項目標準化實施流程》,并不斷完善,目前已制定出了第四版。他們希望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在關愛留守兒童的實踐上探索出一條道路,得到全社會的響應,讓這些孩子們也和城市的孩子一樣,得到溫暖和關愛,幸福健康地成長,早日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中國臺灣網記者 蕪同)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