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學術交流暨中藥材產業發展研討大會27日在福州舉行。360位來自海峽兩岸及新加坡的中醫藥專家、學者參加研討會,其中臺灣代表169人,參會人數創歷屆新高。
中醫藥作為中華傳統文化,歷來受到兩岸同胞的信賴與肯定。農工黨中央副主席陳勛儒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中醫藥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世世代代中華兒女深受其益;兩岸中醫藥文化同宗同祖,加強兩岸中醫界的交流合作,促進兩岸中醫繁榮發展,是炎黃子孫的共同心愿。
研討會以“傳承文化、弘揚瑰寶、促進交流、共同提高”為主題,兩岸中醫藥專家、學者、中醫師們就現代中醫藥事業發展戰略、解決制約中醫藥發展的關鍵問題、打造兩岸中醫藥交流合作平臺、建立兩岸中醫藥交流合作的長效機制等,進行全方位的探討與交流,共同致力促進中華傳統醫藥的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陳勛儒說,海峽兩岸中醫藥學術交流活動舉辦十屆以來,從第一屆只有3名臺灣代表參加,擴大到如今有臺灣37個學術團體169名代表參加,與大陸參會代表人數基本持平,表明兩岸中醫藥交流與合作日益密切,兩岸同胞對中醫藥的認同感日益加強。
目前,中醫藥已傳播到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多年來,兩岸中醫藥界往來密切,建立長期的交流合作平臺,特別是2010年底《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協議》的簽署,為海峽兩岸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
“臺灣的中醫藥源自大陸,發展也伴隨著大陸,目前臺灣的中醫藥材仍有95%從大陸進口。”臺北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志芳表示,由于兩岸關系的發展,臺灣有越來越多的從業人員到大陸進修,兩岸學術團體的互訪交流也日益頻繁,“這不僅提升了臺灣中醫藥的水平,也拉近兩岸同胞的距離。”
海峽兩岸中醫藥學術交流活動至今已走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在促進海峽兩岸中醫藥界的聯誼、交流與合作,推進中醫藥繼承與創新,發展繁榮中醫藥文化,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郭熙嬋)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