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水墨佳作 “過招”曇華林
本報訊(記者蔣太旭 通訊員左奇卉)“海峽兩岸中國畫作品展”昨日在武昌曇華林湖北省美術院美術館開展。來自臺灣和湖北50位藝術家的近100件優秀水墨畫作品齊聚一堂,一展“同根同源”的兩岸文化發展出的各具特色的中國傳統藝術風貌。
據悉,此次展覽由省美術院和臺灣水墨畫會聯合主辦。昨日,由18位老中青藝術家代表組成的臺灣水墨畫書會代表團親臨開幕式現場,與湖北藝術家及觀眾進行現場交流,引起關注。該會秘書長張美玲女士介紹,臺灣水墨畫書會成立于1998年,是由臺灣當代山水畫大師胡念祖團結一批知名藝術家創辦的,目前是臺灣水墨畫界舉足輕重的藝術團體,大部分成員為臺灣藝術院校的大學教師、研究生及專業畫家。
記者了解到,此次兩岸藝術家聯展經過一年籌備,臺灣水墨畫會最終從120余位會員中篩選出29位藝術家的60余幅作品參展。其中包括臺灣水墨畫界老、中、青代表人物的一批佳作,如孔依平的《白云邊》、熊宜中的《云泉蕩人心》、陳正治的《鄉間小路》,它們或“畫中有書、書中有畫”,或幽雅飄逸,或活潑唯美。而具有近50年歷史的湖北省美術院,此次則云集了湖北畫壇老、中、青三代共22位藝術家,周韶華的《空山新雨后》、馮今生的《楚人重魚圖》、湯文選的《梅花園》等近30幅作品,一展楚韻浪漫之風。
年屆八旬的孔依平先生出生于湖北枝江,1949年去臺灣。作為孔子75世后裔,這位自譽為“臺北楚叟”的臺灣書畫大家風趣地說,兩岸藝術同根同源,各有發展,各具特色,但他發現,湖北畫家的題款比較松散,臺灣藝術家則很嚴謹,要考究些。臺灣青年國畫家陳正治表示,這次展覽一定會給參展藝術家帶來“撞擊”,希望海峽兩岸的水墨畫風能相互融和、傳承和發展。
著名畫家、湖北美術院院長董繼寧則用“親切”和“輕松”概括他對臺灣水墨作品的感受:“無論對色彩的運用,還是對水、樹、田園等具體物像的描繪,感覺非常自由和大氣!
據悉,這是臺灣水墨畫會首次與湖北藝術家進行聯展,展覽至9月12日結束,觀眾可免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