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首個臺灣周開幕 毛萬春闡述洛陽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定位
“它的特色必須是洛陽的,是洛陽的歷史、現在和將來的穿越,是洛陽歷史和現在的活化。”昨日上午,在第30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洛陽臺灣周開幕式上,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毛萬春對洛陽的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給出了這樣的解釋和定位。作為我省首個“臺灣周”,開幕式上所簽署的5個項目為洛城引資超十億元。□東方今報記者 李亞林/文 李書寶/圖
●“臺灣周”引資超十億
昨日上午,作為牡丹文化節重要經貿活動之一,由省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洛陽市政府主辦的臺灣周活動在洛城隆重舉行。
“這次臺灣周活動,不僅在洛陽是首次舉辦,也是全省的首個臺灣周。”省臺辦主任宋麗萍在開幕式上表示,河南與臺灣血緣相親、同源相近、根源相連。近年來,河南連續舉行了“中原文化寶島行”、“2010年河南臺灣月”等活動,在臺灣島內引起廣泛和積極的影響。
在開幕儀式上,洛臺雙方企業共簽署5個合作項目,涉及經貿、科技、文化、旅游、教育等多個領域,其中,臺灣會館總投資5億元,占地46畝,主要投建大型國際會議、技術交流、臺灣特色文化展銷、臺灣美食、大型商場等。電力電子器件項目總投資5.1億元,占地160畝,建成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72億元。
洛陽新區管委會主任王立林表示:“此次的5個項目,是第一批入駐洛陽新區的合資企業,這些項目的入駐,會使洛陽新區科技城如虎添翼,經濟得到飛速發展。”
據了解,臺灣周期間將舉辦10項主要活動,涉及經貿洽談、文化展示、旅游推介、教育交流等多個方面。活動自4月11日持續至15日,為期五天。
●“我們都是河洛郎”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在昨天的開幕式上,毛萬春饒有興致地先引用了兩句唐詩,向臺灣同胞介紹洛陽牡丹盛世花開的景象。
“我還想說幾句心里話,第一句就是,本是同根生。”毛萬春表示,很多臺灣同胞都說自己是客家人、是河洛人,而河洛就在黃河、洛河這個區域,這還有真實的故事為證。一個故事就在洛陽的孟津,也就是八百諸侯會孟津的地方,有河出圖的故事,另外,在洛陽的洛寧,洛出書的故事便源自于此。
毛萬春說,去年,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一行來洛陽,今年,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一行也來到洛陽,在見面交談中,兩人都講出了同樣一句話,“我們是華夏后裔,我們更是河洛郎”。“河圖洛書、河洛地區、河洛文化把我們聯系在了一起,我們都是河洛郎。”毛萬春深情地表示。
●“三化”商機無限
眼下,洛陽正著力打造一座國際文化旅游名城。該如何對“國際文化旅游名城”進行定位呢?對此,毛萬春認為,所謂國際的,應該是國際一流水準的,作為洛陽的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就是它的特色必須是洛陽的,“是洛陽的歷史、現在和將來的穿越,是洛陽歷史和現在的活化。”
毛萬春表示,洛陽是一塊正在開拓的“處女地”,因為自身的經濟正在轉型,工業化方面,要搞產學研軍的綜合發展,更要靠新型的信息化和高科技的技術來引領洛陽的工業轉型。城鎮化方面,按照“一個中心、三個板塊、五個組團、四個支撐”這樣一個全方位的城鄉一體化的打造,以此建設打造國際文化旅游名城。農業方面,洛陽提出了要實現農業的產業化,進而實現農業的現代化。
“就是要‘三篇文章’一起做。”毛萬春表示,第一是圍繞效益、調整結構;第二是通過土地的流轉實現規模經營、集約經營;第三則是和旅游、文化、休閑、度假結合起來。
“所以無論是我們城鎮化的推進、工業化的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推進,都有著無限的商機,都期盼著我們的河洛郎在自己的祖根地辛勤地耕耘,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我們就能攜手創共贏。”毛萬春說。
臺北市臺滬交流協會理事長、臺灣美奧集團公司董事長李蜀岡認為:“通過臺灣周的舉辦,會讓更多的臺灣朋友、企業家能夠到洛陽來看看,能夠走進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