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駕馬車”發力豫臺合作:臺商北上好時機
“當前正是建設中原經濟區和廣大臺商“北上西進”的好時機,河南要緊緊抓住難得機遇,以項目帶動為抓手,以臺商投資園區為載體,認真貫徹實施惠及臺胞、臺商的政策措施,著力解決制約豫臺經貿合作的瓶頸問題,不斷擴大經濟合作規模,拓寬經濟合作領域。”河南省副省長趙建才近日在鄭州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隨著中原經濟區建設的穩步推進,有著歷史文化厚重、區位優勢明顯、自然資源豐富、道路交通便捷、人力資源充余和市場前景廣闊的河南,不僅吸引著臺灣同胞回鄉尋根謁祖,也吸引著大批臺商投資興業。近幾年,豫臺兩地在文化、經貿、人員往來等領域創造了什么樣的佳績,未來河南又將如何進一步發揮自身特色,擴大與臺灣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就此記者采訪了趙建才。
三張“文化牌”熱絡豫臺人員往來
“豫臺兩地人緣相親、文緣相近、商緣相通,文化關聯性、經濟互補性強。”趙建才表示,多年來,河南充分挖掘與臺灣“人緣、文緣、地緣”等資源,突出中原特色,發揮根文化優勢,著力打好“根文化”、“中原文化”、“河洛文化”三張牌。先后精心組織開展了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原文化寶島行”、“豫臺產業合作洽談會暨臺商中原行”等一系列重大涉臺活動,特別是2011年,河南省省長郭庚茂率團赴臺開展的“中原經濟區合作之旅——走進臺灣”活動,深入臺灣中南部基層,宣傳推介河南和中原經濟區,把豫臺兩地交流交往推向了一個新層面。
同時,趙建才指出,河南省還積極開拓豫臺交流新領域,先后組織了多領域、多界別團組赴臺開展交流活動,并接待了臺灣赴豫重要參訪團組200多個,促進了兩地多個領域的交流交往,進一步密切了豫臺兩地人員往來。“連戰、吳伯雄、江丙坤、宋楚瑜、林豐正、蔣孝嚴、郁慕明等眾多臺灣政要和各界代表人士及基層民眾都曾到河南參訪交流。”趙建才說,“豫臺兩地人員往來熱絡,為兩岸和平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臺企入豫 河南“西引力”凸顯
隨著兩地人員往來熱絡,帶動了赴豫臺胞人員構成、活動內容的提升,到河南投資興業逐漸成為了臺商“西進北上”的首選。
據了解,近年來,富士康、丹尼斯、藍天集團、晶誠科技、臺塑集團、統一集團、旺旺集團、頂新集團等眾多臺資企業陸續進駐河南并不斷擴大投資。豫臺金融、農業、科技、食品加工、醫療衛生、新能源、花卉等方面合作均取得較大突破。
“臺商加速產業轉移到河南并非偶然現象,這是河南各種優勢不斷凸顯的必然。”趙建才表示,河南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人力資源優勢和廣闊的市場發展潛力,以及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機遇優勢和良好的投資環境,特別是2011年富士康落戶河南,拉動了全省外貿出口,加快了經濟結構調整,轉移了農村富余勞動力,為河南帶來了“多重效應”。
“河南已成為廣大臺商產業轉移的重要聚集區之一,截至今年6月底,河南省共審批設立臺資企業1837多家,合同利用臺資金額173.66多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金額100.52億美元。”趙建才欣喜地對記者說。
獨特中原文化促進兩地交流
豫臺同根、同祖、同源,突出中原文化特色,充分展示河南“根”文化,是河南加強豫臺兩地交流的最顯著的特點。
趙建才表示,自2004年以來,已連續舉辦了五屆“同根同源”豫臺旅游高峰論壇;2011年和2012年,以“尋找同根同源的感動”為主題,分別舉辦了“穿越臺灣——走進臺灣休閑農業”、“穿越臺灣——走進臺灣校園”活動,使臺灣基層民眾更加了解河南。而每年舉辦的“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和“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也成為海內外華人和臺灣同胞尋根謁祖、聯絡情感的重要平臺。
“充分利用全省各地特色文化資源,河南全方位地開展對臺交流活動。”趙建才告訴記者,“中原文化寶島行”、“兩岸戲曲展演周”、《梨園春》、《風中少林》、《臺北知府》、《開漳圣王陳元光》等一系列涉臺文化交流活動的開展,在臺灣島內引發一波波的“河南熱”,吸引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到中原旅游觀光、尋根問祖。
據統計,2010年,豫臺兩地游客互動10.2萬人次;2011年達30.2萬人次,同比增長196%;今年1—5月份,河南接待臺灣游客15.32萬人次,赴臺人數達到46993人次。截至目前,豫臺兩地已開通了包括鄭州至臺北、臺中、高雄的定期直航航班以及鄭州至花蓮、澎湖等地的不定期包機。
今年以來,隨著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由開創期進入鞏固深化的新階段,形成豫臺兩地人員往來和各項交往交流新的熱潮。趙建才表示,河南將持續深化豫臺兩地交流交往,以新舉措擴大與臺灣各領域的交流合作。
趙建才指出,一是要著力解決制約豫臺經貿合作的瓶頸問題,推進豫臺經貿合作向寬領域深層次拓展;二是發揮河南優勢,突出中原特色,有計劃地組織、舉辦大型系列文化交流活動,進一步開拓交流交往新領域,提高交流的層次和水平;三是依托重大涉臺活動,積極拓寬對臺宣傳的渠道和途徑,提高河南在島內的影響力和美譽度。“以活動為載體,以文化為紐帶,以項目為抓手,豫臺交流交往將更加熱絡。”趙建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