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海峽兩岸(昆山)農產品展示展銷會18日拉開序幕,來自寶島臺灣,以及大陸的千余種優質農副產品齊亮相。 黃瑩 攝
由于“價廉物美”,掀起“嘗鮮客們”一陣陣搶購潮。 黃瑩 攝
2013海峽兩岸(昆山)農產品展示展銷會18日拉開序幕,來自寶島臺灣,以及大陸的千余種優質農副產品齊亮相,而且“價廉物美”,掀起“嘗鮮客們”一陣陣搶購潮。
今年的展會上來自臺灣農會、漁會及有關企業的近百人參展,并設立65個展位,占據半壁江山。鳳梨、蜜柚等臺灣特色水果,及臺灣茶葉、海產品、太陽餅等深加工農副漁產品,從休閑食品到護膚保健品都有涉及,深受市民喜愛。為吸引人氣,現場烹制、試吃體驗,各亮奇招,但凡吆喝著“健康、養顏”字眼的,更是能迅速抓住市民眼球。
臺灣漁產運銷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清華興嘆,農展會一年比一年熱鬧,產品一年比一年精致。透過農展會,不僅為臺農帶來收益,兩岸農業也能取長補短,實現更好的互利合作。
據其透露,兩岸漁農業的合作日益緊密,產銷兩旺。在大陸臺商集聚的昆山,每年約有30萬噸大閘蟹通過臺灣漁產運銷發展協會銷往臺灣,與此同時,30萬噸臺灣魚類產品也在源源不斷銷往昆山及大陸其它地區。
但銷售通路對于普通臺農而言,目前仍是最大的問題。“就是希望通過展會尋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臺農們紛紛表露初衷,“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扶持;適度再降低關稅;ECFA早收計劃‘零關稅’名單之外的農產品早日‘入列’。”
曾摸著石頭過河的臺灣鯛養殖戶林永青說,“大陸市場大,臺灣產品到大陸是必走之路,但臺農對大陸的營銷流程并不了解,而每次參加各類展會,通過物流空運,對成本、品質保證都有很大壓力”,所以五年前他索性選擇直接落戶大陸。如今坐擁1300畝的農業基地,在北京、哈爾濱等地都有代理商,他的臺灣鯛不僅向各式餐館配送,還走進了超市和菜場。
“大陸地大物博,水質、環境、資源等都很適合漁產發展,不僅能擴大銷售,還有利于提高產品品質”。如今他正籌劃發展漁業循環農業,“從種植、養殖到畜牧,實現自給自足的有機農業,簡化不可控外來風險。明年準備建檢測中心,方便把水產品輸送到日本等國外去”。
高雄市農會總干事蕭漢俊表示,臺灣土地資源有限,越來越多的臺農把技術和資本一并向大陸轉移,把這里當基地,然后往海外銷。兩岸農業應加快腳步,加強交流合作,聯手打造首屈一指的中國現代農業。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