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關系學術研討會23日在西寧閉幕。圖為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所長周志懷在閉幕式上作總結發言。(中國臺灣網 扶海濤 攝)
中國臺灣網7月23日消息 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關系學術研討會23日在西寧閉幕,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所長周志懷在閉幕式總結發言時表示,未來臺灣無論誰執政,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進程和方向難以改變,臺灣求和平、求穩定、求發展的主流民意難以改變,國際社會對“一個中國框架”的支持也難以改變。
23日上午,以“全面增進互信、深化和平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關系學術研討會在西寧閉幕,在為期一天半的研討會中,來自兩岸四地的近百位學者就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理論創新、兩岸經貿合作、建構兩岸文化交流機制與路徑等問題展開廣泛深入的探討。研討會三個小組的召集人在閉幕式上分別進行總結發言。在隨后的自由發言階段,各專家學者暢所欲言,現場氣氛活躍。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所長周志懷在總結發言時表示,本次研討會中大家雖有分歧,但也有許多共識,一是兩岸政治對話與政治議題無法回避。二是臺灣“太陽花學運”和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訪臺后,兩岸關系進入調整期。
他指出調整的內涵,一是發展速度的調整。二是政策的調整。大陸對臺的基本大政方針沒變,但在具體的方針政策上有變化。包括“兩岸一家親”的政治主軸更加清晰,“三中一青”的主線更加清晰,城市交流的重點更加清晰。三是發展模式的調整,即改變協議拉動型的模式。
周志懷認為,未來兩年將是兩岸關系化挑戰為機遇的關鍵時期,而面臨的最大的挑戰仍然是“臺獨”。
周志懷指出,民進黨正走在非常關鍵的十字路口。但從最近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言論來看,民進黨的大陸政策無調整的可能。如果蔡英文既無意愿也無能力調整其大陸政策,大陸就不應該對民進黨抱有幻想。“凍獨”是民進黨和共產黨和解的一個重要指標,但并不是唯一指標,我們不僅要看民進黨怎么說,更重要的是看其怎么做。無論誰執政,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進程和方向難以改變,臺灣求和平求穩定求發展的主流民意難以改變,國際社會對“一個中國框架”的支持也難以改變。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紀斌在閉幕式上致辭時表示,本次研討會,各位專家學者理性客觀地分析了兩岸關系發展的總體形勢,深入探討了未來兩岸關系發展的方向與重點,提出了富有前瞻性與可操作性的寶貴建議,進一步增進了兩岸四地學者的感情。
本次研討會于7月22日至23日在青海省西寧市召開,由全國臺灣研究會、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共同主辦。(中國臺灣網記者 扶海濤)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紀斌在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關系學術研討會閉幕式上致辭。(中國臺灣網 扶海濤 攝)
全國臺灣研究會副秘書長楊立憲在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關系學術研討會閉幕式上發言。(中國臺灣網 扶海濤 攝)
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潘錫堂在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關系學術研討會閉幕式上發言。(中國臺灣網 扶海濤 攝)
[責任編輯: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