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新聞" />
中國臺灣網9月19日甘肅訊 9月6日至13日,由臺灣宜蘭、花蓮、臺東少數民族共26人組成的“隴臺民族文化體驗之旅”參訪團走進甘肅,先后參訪了張掖、嘉峪關、肅北內蒙古自治縣和敦煌市等地,深入感受了甘肅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臺灣同胞與甘肅省少數民族同胞歡聚一堂,同唱民族歌,共跳民族舞。
2013年以來,甘肅省依托優美的自然風光,多彩的民族風情,獨特的歷史文化等優勢資源,積極尋找與臺灣少數民族交流的共鳴點,連續4年舉辦少數民族交流活動,讓臺灣同胞感受甘肅所具有的獨特少數民族特色和大漠戈壁風情。本次交流活動旨在為隴臺兩地少數民族同胞搭建一個增進友誼、交流經驗、共敘親情、共促發展的平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積極貢獻。同時,進一步增進兩地少數民族之間的了解,拓寬交流視野,深化隴臺在民族文化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在張掖,參訪團一行參觀了張掖大佛寺和丹霞地質公園,大佛寺為全國僅見的西夏少數民族宗教殿堂,與西夏、元朝王室有密切關系,素稱“塞上名剎,佛國勝境”。張掖市臺辦主任閆潔親自向團員們解說漢唐以來黨項族及其他少數民族向中原地區內遷與華夏各族融合的歷史。
在嘉峪關,參訪團一行參觀了嘉峪關關城和長城博物館,嘉峪關不但是明代萬里長城西端起點,更是古代西域少數民族西進東漸,融入河西大地,各民族水乳交融、休戚與共,成為不可分割的共同體的歷史見證。使臺灣團員們進一步了解了古代絲綢之路漢夷雜處、民族融合的盛況。
在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參訪團在縣政協主席馬宗國,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盧萬鵬,政協副主席烏爾罕的陪同下,先后參觀了當地蒙醫醫院、蒙古族學校、寺院等,在博駿馬頭琴文化學校,團員們觀看了蒙古族學生的馬頭琴演奏,在縣蒙古族服飾制作工藝和成品展銷廳,參訪團了解了蒙古族的歷史文化和民族傳統。臺灣少數民族代表還與該縣少數民族代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進行了座談,雙方就兩地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了相互介紹。烏爾罕向來訪臺胞介紹了肅北縣縣情和少數民族文化保護、發掘、傳承和發展情況。臺灣團員介紹了臺灣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雙方均認為應開展更多文化交流與合作,共同推進民族文化的發展,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貢獻力量。在隴臺少數民族聯歡會上,肅北縣的少數民族青年代表和臺灣參訪團少數民族同胞共同獻上精彩的文藝表演。
據悉,本次參訪團團員分別來自泰雅族、阿美族、卑南族、平浦族、太魯閣族等臺灣當地少數民族族群。通過此次交流活動的舉辦,隴臺兩地少數民族代表進一步加深了了解,融洽了感情,特別是參加交流的兩地少數民族青少年朋友們,通過本次活動的牽線搭橋,結識了新朋友,加強了往來互動。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們紛紛表示,一定要加強與甘肅之間促進優秀民族民俗文化的保護、傳承、發展和創新的共同探討,推動隴臺民族文化各領域的交流合作,把兩岸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揚下去,為兩岸同胞的發展與進步,為中華文明的延續與繁榮作出貢獻。(中國臺灣網甘肅省臺辦通訊員 高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