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于偉國的一個金點子,創造了廈門石油交易中心的奇跡。從無到有,自從去年4月開始交易后,在短短8個月時間里,交易額達到112億元,納稅1204萬元;今年初以來,已累計交易420多億元,全年預計可如期實現交易額500億元,納稅約1億元。三年后,年交易額預計將達到3000億元,屆時納稅額將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
對于海滄乃至整個廈門來說,這個石油交易中心的誕生,都將成為改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隨著海滄泰地海西中心石油大廈的封頂,廈門石油交易中心又將迎來新的發展里程碑。
石油大廈封頂
廈門經濟發展“標志性”事件
11月29日上午,位于廈門海滄大道西側的泰地海西中心A座海景寫字樓如期封頂。雖然這只是泰地海西中心建筑群中的一幢,但意義重大。根據當初的設計,大廈交付使用后,廈門石油交易中心將由現在的海投商務大廈遷址落戶于此,這幢樓并將因此成為未來整個泰地海西中心乃至海滄中央商務區的重要引擎。
在廈門市委常委、海滄區委書記鄭云峰看來,這幢樓的封頂更具有“標志性意義”。海滄是廈門最早的臺商投資區之一,制造業很長時間以來都是海滄最主要的經濟支柱,廈門石油交易中心的入駐,“是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海滄產業升級、爭當跨島發展排頭兵的重要一步”。
2010年6月,由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牽頭,泰地集團、海投集團、海澳集團三方共同出資組建了廈門石油交易中心,同年9月28日在海滄商務大廈揭牌運營,去年4月,廈門石油交易中心開始接受交易。
據廈門石油交易中心方面統計,在接受交易的第一個年頭中,雖然只營運了大約8個月的時間,但到年底完成交易額112億元,納稅1204萬元。今年初以來,交易量突飛猛進,至今已完成交易額超過420億元,預計2012全年可以實現交易額500億元,納稅約1億元。
泰地海西中心A座海景寫字樓封頂當日,海澳集團董事長鄭金泉在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透露,未來三年內廈門石油交易中心的奮斗目標是現貨和電子盤累計實現交易額突破3000億元。這相當于廈門現有經濟總量的1倍還多。
鄭金泉的信心有一組數據支持:至今年底,廈門石油交易中心的入駐企業將超過200家;到明年底,入駐企業預計可突破300家。到2014年底,喬遷新址后,入駐企業將突破400家。而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的會員單位就有7萬多家。
泰地海西中心配套有寫字樓、酒店、購物中心、精裝SOHO,伴隨廈門石油交易中心的旺盛交易,必然做大以石油交易為中心的產業鏈,可以想見,廈門石油交易中心所帶來的經濟總量,將遠不止于3000億元。
書記點“石”成金
廈門石油交易中心“無中生有”
這個可以改變廈門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升級的廈門石油交易中心的誕生,實際上源于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于偉國的一個奇思妙想。
海澳集團是省內最大的民營成品油經銷企業,產業鏈涵蓋成品油的進口、批發、零售、倉儲、海陸鐵運輸和加油站,擁有大型石化專用碼頭、鐵路專用線、專業石化運辦理車隊、油輪船隊、大型油庫以及多座加油站。自2007年起,連續三年入選“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連續多年獲“福建企業100強”及“廈門企業百強”稱號。
海澳集團的創始人鄭金泉除了身兼海澳董事長外,同時也是中華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的執行會長。鄭金泉是廈門石油交易中心創建的發起人之一,不過,構想了廈門石油交易產業版圖的,卻是在任的廈門市委書記于偉國。
對于廈門石油交易中心的誕生歷程,鄭金泉是為數不多的知情者之一。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每年都舉行年會,前四屆在北京舉行。鄭金泉作為福建石油企業代表參加年會。在于偉國接見過程中,于偉國向他提出,能否在廈門搞一個石油交易中心。作為切入點,于偉國同時建議,把石油業商會的第五屆年會爭取到廈門舉行。
2009年,海澳集團作為東道主承辦了石油業商會的第五屆年會,于偉國到會祝賀,并正式向石油業商會會員發出邀請。于是,便有了后來石油業商會一行的可行性調研及石油交易中心的籌備工作。2010年,廈門石油交易中心正式落戶海滄,并租用海投商務大廈作為臨時辦公地點。泰地海西中心石油大廈的封頂,意味著廈門石油交易中心的搬遷日期越來越近,一個新時代的石油交易中心呼之欲出。
石油交易中心的建立只是構筑廈門石油交易產業鏈的開始。按照于偉國的思路,它將成為廈門最有特色的第三產業,將強有力地推動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和兩岸金融中心建設。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大量的港口和碼頭需要物流倉儲業務來消化,廈門石油中心將由此帶來大量的物流及倉儲業務;大量的資金、企業在廈門石油交易中心匯聚,又形成資金的“洼地效應”,有利于構筑兩岸金融中心。
打造國際平臺
廈門對臺地緣優勢得天獨厚
在廈門成立石油交易中心之前,國內的北京、上海、天津其實都早已有之。據統計,目前,廈門的電子盤交易額僅次于天津,現貨交易額則只亞于上海,且落差不大。但廈門石油交易中心的目標并不僅限于此。
作為廈門石油交易中心的原始設計者,于偉國提出,廈門將全力支持把廈門石油交易中心打造成中國最大的石油現貨交易中心,并要求堅持“三公”原則,把廈門石油交易中心建設成為國際性交易平臺。
作為一位有著近30年成品油銷售經歷的福建石油大佬,鄭金泉認為,在港口條件上,廈門不亞于天津和上海,但廈門在對臺等幾方面的優勢是其他已建成的石油交易中心難以比擬的:
首先,隨著海西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廈門和海滄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依托保稅港區、保稅物流區,建設連接海峽兩岸的現代物流中心”,更為海滄乃至廈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政策動力。
其次,兩岸石油對話空間廣闊。海峽西岸經濟區煉油能力在3000萬噸/年左右,到2012年,煉油產能將達到約7000萬噸/年,而自身需求量僅1000多萬噸,剩余產能均需外銷。海峽東岸的臺灣產油量也不小,僅臺灣“中油”和臺塑兩家,煉油能力便已達6000多萬噸,區域成品油豐富過剩。目前東南亞成品油以新加坡為中心,輻射周邊。在廈門設立石油交易中心,臺灣成品油可以就近在廈門銷售,可以大大節約物流成本。廈門石油交易中心的優越性自是不言而喻。
第三,海滄發展石油交易平臺的軟硬件成熟。作為全國最大的臺商投資區,海滄基礎設施完善,與臺灣經貿、文化交流合作廣泛深入;海滄保稅港區一期即將封關運作,廈漳大橋、廈深鐵路、廈成高速等重要對外通道及一批疏港通道建設全面推進,有力拓展海滄保稅港區的輻射和服務范圍。
第四,廈門石油交易中心的建設得到廈門市政府的全力支持,除出臺稅收優惠政策外,廈門明確廈門石油交易中心作為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所需石油化工產品的政府集中采購及市屬企業所需石化產品的采購招標主要平臺之一。
[責任編輯: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