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展館盛況一角
廈門網-廈門日報4月26日訊 春風渡海峽,彩虹架金橋。在人們熱切的期待中,第16屆臺交會應約而至。
“國務院批準的《廈門市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為廈門吹來了改革的春風,也為臺交會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臺交會組委會秘書長,市對臺貿易促進中心主任黃河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努力踐行《總體方案》,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助力綜合配套改革是臺交會新時期的新定位。”
“四個創新”和 “一個建設”的具體實踐
在黃河明辦公桌上攤著一本《總體方案》的小冊子,上面密密麻麻畫著很多紅線和記號。采訪中,他和我們又一次通讀了《總體方案》。
《總體方案》提出了廈門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五個主要任務,即“四個創新,一個建設”:創新兩岸產業合作發展、貿易合作、文化交流合作以及便利兩岸直接往來的體制機制,建設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回首臺交會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臺交會一路走來,其所作的探索和努力正是具體化地實踐著《總體方案》。
臺交會,因臺而設、因臺而立,也因臺而新。臺交會從一開始,就不是簡單的商品交易會,肩負著實現兩岸經貿關系“破冰”、拓展兩岸經貿交流空間的歷史使命,它開創了若干個兩岸交流之最。
創新兩岸產業合作與貿易合作的體制機制。從最初的祖國大陸單向出口產品到臺灣,發展到兩岸雙向交流合作,繼而共同致力于開拓國際市場,從臺灣海峽兩岸商務協調會參與協辦到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參與主辦。展覽也從綜合走向專業,從組織LED照明產業的發展,到倡導兩岸光電產業的合作,從引進IT產業到推動IC產業的合作,臺交會成為兩岸產業升級的服務平臺和助推器。
經過臺交會組委會多年的推動與培育,項目合作對接、產業對接、貿易對接已成為臺交會的特色與重要內容,臺交會不僅是兩岸機電貿易的平臺,也成為兩岸經貿信息、政策研討和企業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推廣以及人員交往的平臺。從貿易到投資,從產品到人才,從加工到品牌,“臺交會”內涵的轉變,反映出兩岸產業和貿易合作不斷向更高的層次邁進。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