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樂清舉辦“同‘粽’同心,家山佳節(jié)”臺青看樂清·端午雅集活動
活動現(xiàn)場(圖片來源:溫州市臺辦)
活動現(xiàn)場(圖片來源:溫州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wǎng)6月3日訊 五月鶯歌燕舞日,又到粽葉飄香時,5月31日,溫州樂清舉辦“同‘粽’同心,家山佳節(jié)”臺青看樂清·端午雅集系列活動,邀請臺青臺胞一起包粽子、話家常,看樂清,共敘端午情,共傳兩岸情。
活動形式多樣,精彩紛呈。先后組織臺青走訪參觀樂清博物館、清和公園和清和書苑,參加樂清傳統(tǒng)民俗文化沙龍活動,赴社區(qū)體驗樂清傳統(tǒng)古法灰湯粽制作技藝,并和社區(qū)居民們一起包粽子、話家常,共慶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古城門距今有多少年歷史了?”在樂清博物館,對歷史頗感興趣的簡致豪一邊參觀一邊詢問道。來自臺北市的他在樂清從事金屬3D打印工作已有6年,放不下手中的生意,在粽香滿滿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里,他選擇“留守”樂清過節(jié)。簡致豪說,參觀樂清博物館讓他對樂清有了很多新認識,在特殊的防疫大環(huán)境下,遠離家鄉(xiāng)的他能在團聚的日子和在樂清臺胞臺青一起過節(jié)、提前感受端午的氛圍,他覺得特別溫暖。
揉、掐、刻、印……在臺青吳淑雯手中“翻來覆去”的“擺弄”下,很快一件完整的米塑“茶歇”作品就制作成形。來自臺灣新北、嫁到虹橋鎮(zhèn)的樂清媳婦吳淑雯2016年來到樂清定居,久未回臺灣的吳淑雯看著手中的“粽子”,多了一份鄉(xiāng)愁與思念。“兩岸同文同種同根同源,同‘粽’同心,飲食、文化生活習慣類似。”她說,參加這樣的民俗活動,和大家一起過端午,讓她倍感溫馨,“有了回家一般的感覺”。
“我剛嘗試著包了一個,沒想到還沒捆好,粽子就‘散了架’。”林子謙坦言,他以前只在家里看媽媽、外婆包過粽子,沒想到過程看似簡單,內里卻大有文章。在樂清從事研發(fā)工作的他往年端午節(jié)都會回去和家人團聚,今年由于情況特殊未能返鄉(xiāng),不過和臺青臺胞們一起體驗樂清特色的端午習俗,讓他同樣感受到家的味道。“很開心今天能吃上自己包的正宗樂清灰湯粽。”林子謙說。
臺青紛紛表示,此次活動讓他們更加了解樂清的歷史文化,風土民情和社會發(fā)展,更加喜愛這座城市,對未來在樂清的工作和生活充滿了信心與期待。(中國臺灣網(wǎng)、溫州市臺辦聯(lián)合報道 審校/房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