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論壇的兩岸嘉賓合影。
中國臺灣網12月28日內江訊 “大千故里論大千,傳承弘揚共發展。承上啟下話傳統,華夏文明一脈承。”12月25日,2015年兩岸中華傳統文化暨張大千藝術高層論壇在四川內江舉辦,主持人、著名表演藝術家、中國煤礦文工團名譽團長瞿弦和用這樣的開場白開啟了論壇的重頭戲——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以“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大千藝術的弘揚”為主題,來自大陸的著名劇作家、文學家、詩人蘇叔陽,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著名評論家仲呈祥,著名劇作家、辭賦作家魏明倫和來自臺灣的臺灣藝術大學原校長、臺灣歷史博物館原館長黃光男,臺灣著名詩人、作家鄭愁予,臺灣著名書法家、臺灣中華書學會會長、淡江大學教授張炳煌等知名文人學者分別發表演講,兩岸近200名文化界、教育界人士、臺商代表、青年學生共襄盛舉。
“中華民族不要讓外人來告訴中華文明怎樣優秀過,而是我們自己來努力弘揚和發展。”率先登場的蘇叔陽呼吁道。他說,兩岸同屬華夏子孫,有著長久的歷史淵源,有著血脈相連的親情,有著共同引以為傲的中華傳統文化。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世界偉大文明的重要的一部分,兩岸應該攜起手來,共同探討,共同發揚光大。
來到國畫大師張大千的故鄉,兩岸文人學者對大千藝術的精到見解也格外引人關注。在黃光男看來,大千先生是中華文化新世紀的藝術家,是時代性、國際性的美學詮釋者,如果說張大千紀念館是收集有形的張大千,那么,無形的張大千可以概括為三點:學問是繪畫內容的提供者,思想是繪畫風格的內涵,才情是化物像為意像的敏感度。所以說,大千先生是集傳統精粹與時代新貌的繪畫宗師。仲呈祥則強調,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在大千藝術中都有很好的表現,中華美學精神在大千藝術中得到了最典范的彰顯。
雖然主題演講只有短短兩個小時的時間,但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透過兩岸文人的演講讓大家有了更深的體會。鄭愁予以 “漢子玄思的建筑” 為題,為大家描繪了如詩如畫的漢字意境:水的圖騰,絲的抽象,言的道場,青的仙境……;魏明論的一番化“文學恐龍”為“藝術孔雀”論述,既有對中華文化具有悠久歷史的辭賦駢文面臨斷裂的憂患,更有其繼承變革,“潛心讀賦,苦吟成駢,爭取把‘文學恐龍’變革為‘藝術孔雀’的文學成就與豪情。
“中華文化的傳承不僅是技藝的傳承,更是精神和內涵的保存和發揚。”最后登臺的張炳煌,在演講中點出了此次論壇的主題,他認為,透過兩岸的結合,包括舉辦有助文化傳揚的活動,如兩岸學生書法比賽、書畫夏令營、感想征文、文化創意的活動等,將有助于兩岸共同來傳承中華文化。 (中國臺灣網、四川省臺辦聯合報道)
著名文學家、詩人蘇叔陽發表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