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人登月 價值何在(科技雜談)
余建斌
最近,美國重返月球的新聞很熱。媒體披露了美國一份新的太空計劃,據稱是出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任命的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顧問團的主張:希望在3年內將人類送往月球軌道,并指出和冒險前往更遙遠的太陽系深處相比,增強人類在地球與月球之間的活動能力將是NASA未來的重心。
其實,世界航天強國美國早在2005年就立下目標,準備在2020年載人重返月球,進而飛向火星,但此后在奧巴馬政府上臺后取消了登月計劃,提出2025年登陸小行星,2030年將人類送上火星。如今再次出現“反轉”,個中原因或許復雜,但將人送上月球的現實可操作性可能是一個重要考量。而對正向航天強國追趕的中國來說,載人航天和探月發展已達到一定水平,載人航天工程和嫦娥工程兩大工程也都在向最終目標沖刺,規劃下一步更遠更深的星際目的地可謂水到渠成。已宣布的計劃2020年前后發射的火星探測任務是一個,載人登月雖然還沒定論,但始終在人們的視野里。
人類早在上世紀60年代末就將航天員送上月球。從1969年7月到1972年12月,美國“阿波羅計劃”共發射了7艘載人登月飛船,其中“阿波羅13”號因故障中途返回,其余6次都成功登月,并有12人在月球表面著陸,帶回386千克月球巖石。但之后載人登月歸于寂靜。
專家指出,即便是在今天,載人登月仍是非常復雜、龐大的系統工程,很多條件都不具備,載人登月對于美國也仍有難度。當年的登月壯舉,客觀來說是兩個超級大國冷戰的結果,當時美蘇飛船采用的很多技術都非常冒險,以現在的眼光作客觀評估,可靠性甚至到不了50%。這也是目前世界各國包括美國在內,重返月球喊了很長時間,但依然未付諸實踐的重要原因。
不過,并非美國一家突然想重返月球,不少國家其實也有登月打算。歐洲、日本、俄羅斯等都計劃在未來20年內,將人送往月球。比如日本計劃2025年在月球建立研究基地;俄羅斯計劃于2030年實現載人登月。人類登月的計劃再次擺上議事日程,反映出月球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人類飛向火星、探測小行星、走向宇宙更深處的共識和大背景下,在38萬公里之遙的月球上建立能源基地、科研基地等長期有人居住的設施,使其成為人類飛往火星的技術試驗場、中繼站和跳板,更是凸顯出現實價值。
對中國航天來說,從技術上講已具備了開展載人登月研發的基本能力。載人航天完成了十余次飛行任務,探月工程已經實現了繞月、落月的目標,嫦娥五號很快就將執行月球采樣返回任務——在月球著陸,在月球表面自動采樣,并從月面起飛,在月球軌道上和“軌道器”進行無人交會對接后帶著月壤返回地球,這些都將為未來載人繞月乃至載人登月打下很好的基礎。
當然,正如航天科學家指出的那樣,就中國目前的航天水平,實現載人登月還面臨很多技術上的挑戰,比如需要更大的運載火箭,需要載人的登月飛船和各種著陸返回設施,這些都比現有的更復雜、規模更大。但太空活動投入巨大,周期往往以5年、10年乃至20年計,我們或許有必要積極研究載人登月的中國方案,儲備技術和能力,為將來有一天中國航天員真正踏上月球做好準備。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