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波經貿互利共贏“雙向通道”
經濟日報記者 王寶錕 王志遠
波蘭首都華沙的瓦津基公園有一條“中國大道”,是中波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圖為游客走在兩邊掛著紅燈籠的“中國大道”上。 經濟日報記者 王志遠攝
華為公司已經成為波蘭主流運營商的戰略合作伙伴。圖為在華沙市中心商業區,華為公司的廣告牌非常醒目。 經濟日報記者 王寶錕攝
近年來,中國與波蘭貿易額持續增長。2015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70億美元。波蘭出口中國的主要是機電產品和塑料、橡膠制品。從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為紡織品、小機電產品和原材料等。中波互為對方在亞洲地區和中東歐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兩國相互投資也呈良好上升態勢。2015年中國對波蘭投資達到8億美元,波蘭對華投資達到2億美元。
中波兩國的經貿關系具有較大發展潛力。一方面,波蘭作為歐洲主要交通走廊,深化兩國貨運合作、開發互聯互通項目,擴大雙邊貿易量,促進“一帶一路”成為互利共贏的“雙向通道”。習主席訪問期間,中波兩國將簽署一系列政府間合作文件及經貿協議,切實推進經貿務實合作。另一方面,波蘭投資環境穩定,政府對吸引外資一向較為支持,對北部格但斯克港口改造、波羅的海鐵路、核電建設等大項目引入中國資本和企業興趣頗濃,希望借此帶動波蘭地方的就業和經濟發展,更希望借助習主席的訪問打造雙邊合作的精品項目。
對波蘭而言,擴大和平衡兩國經貿合作關系是波蘭政府的對華政策目標之一,也是波蘭政府努力的方向。波蘭在農牧產品、礦業機械、木材家具、汽車零部件,以及琥珀產品等市場領域有著較大的對華出口潛力,期待未來能加大對華出口規模。同時,期待能與中國企業在設備制造、創新和高技術領域開展深層次合作,帶動波蘭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重振波蘭工業。在傳統工業領域,波蘭有較好的采礦技術和設備,比較符合中國未來對國內礦業產業升級改造的需要,希望在該領域加大對華合作。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波蘭的格但斯克港口、羅茲物流集散中心、華沙第二機場、維斯瓦河和奧德河內河改造、梅拉尼亞省科技物流園和產業開發園等大型基建項目也都期待中國企業和資本的參與。在金融合作領域,波蘭作為中東歐地區唯一的亞投行創始成員國,將加大對亞投行的支持力度,同時希望亞投行能為中波合作提供更大支持。在人文教育領域,波蘭政府將進一步加大民眾交往和文化先行的力度,培養新一代知華的年輕人。同時采取提高簽證效率和增加民航班次等措施,促進旅游合作,歡迎更多中國人到波蘭旅游。
對于“一帶一路”建設和“16+1合作”,波蘭政府和商界尤其希望能夠從中準確找到波蘭本國發展戰略規劃在其中的契合點,力求通過務實合作從中受益。波蘭政府提出了本國的“地區發展戰略”,希望與“一帶一路”建設和“16+1合作”對接。作為波蘭經濟發展的最新規劃,“地區發展戰略”是波蘭再工業化和地區發展規劃的總稱。實現這一規劃離不開來自外部的支持,如何更好地對接“一帶一路”建設和“16+1合作”是波蘭在中波雙邊合作方面考慮的重點。
除了國家戰略對接外,波方還希望深化與中國地方政府的務實合作,特別是與“一帶一路”建設關系密切的省份,比如蓉歐鐵路快線的起點四川省。目前波蘭已經在成都設立了總領館,波蘭的羅茲市還與成都市互設辦事處,地方交流搭建起了增進兩國交往的新紐帶。
對于到訪過中國的波蘭商界人士來說,“一帶一路”建設和“16+1合作”讓他們真正感受到了中國的發展。對于波蘭政府來說,“一帶一路”建設和“16+1合作”被視為可以給波蘭帶來發展的新契機,希望在“一帶一路”建設和“16+1合作”框架內加強兩國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領域的全面合作,特別是借助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市場規模擴大波蘭出口,帶動波蘭經濟發展。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