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響中國】高質量發展:從“速度奇跡”邁向“質量奇跡”
剛剛過去的十一假期,很多人選擇乘坐高鐵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中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速鐵路網絡。2021年,中國高鐵運營總里程已超過4萬公里,在重塑城市空間格局、激發城市活力、提升城鎮化水平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中國高鐵還走出國門,幫助其他國家進入高鐵時代,成為一張亮麗的中國名片。
高鐵是新時代中國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說明中國奇跡的內涵正在悄然發生改變,已由“速度奇跡”轉向“質量奇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表明了高質量發展的著眼點、出發點、落腳點。
高質量發展是中國邁向經濟強國的基石
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經濟經歷了高速增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奠定了全球經濟大國地位。中國經濟規模已上升到114.4萬億元,占全球GDP的比重上升到18%以上,穩居世界第二。與此同時,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不斷提高,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5萬元;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6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10億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在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應對新挑戰的過程中得出的重大論斷。首先,經濟總量決定中國是經濟大國,可是經濟總量不等于經濟質量。必須看到,與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要求相比,與世界經濟強國相比,我們的發展仍有很大差距,還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項。中國要向經濟強國轉化,必須提高經濟發展質量,補齊產業發展中的短板。其次,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全球各國人均GDP數據排名,中國人均GDP從1978年的156美元、排名第134位,到2021年的12556美元、排名第58位,躍升明顯,但也僅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國經濟在保持速度和規模優勢的同時,要更注重質的提升,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再次,從其他國家的發展實踐來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一個大概率事件,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增長情況顯示,只有少數經濟體成功地成為高收入經濟體,高質量發展是成為高收入經濟體的內在要求。
國家富強不僅需要經濟總量的增長,更需要經濟質量的提升。推進高質量發展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是中國邁向全球經濟強國的基石。
高質量發展是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是適應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必然要求。
中國經濟正處在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疊加”階段。過去40多年的高速發展,積累的一些結構性問題,如供給與需求失衡、城鄉與區域發展失衡、經濟與社會發展失衡等,亟需調整解決。發展中出現的問題要靠進一步發展來解決。
高質量發展是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粗放型增長,必定因能源、資源、環境等約束條件日趨緊張而不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由粗放式發展轉向以循環和低碳為特征、追求要素效率的可持續發展,有助于解決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要素資源約束問題,依賴資源高投入發展不僅不可持續,還特別容易受到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沖擊,將經濟安全暴露于外部風險之中;有助于中國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淘汰一些落后產能和過剩產能,在新舊產能轉換和升級換擋中實現供給側改革;有助于解決地區和城鄉間發展不平衡問題,依托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承接經濟發達地區先進制造業的產業轉移,發展區域特色產業,在產業重構中提升落后地區經濟發展水平。
在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經濟發展的速度依舊重要,但是強調在更加寬廣領域上的協調發展。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堅持走綠色均衡發展的道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構筑雄厚的經濟基礎。
高質量發展立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
高質量發展,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
面對全球化逆流和保護主義抬頭,唯有推動國內科技創新、提升科技研發水平、突破核心領域和關鍵領域“卡脖子”難題,才能保證中國產業鏈自主安全。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2021年,中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是2012年的2.7倍,研發經費投入占GDP的比重從2012年的1.9%上升到2021年的2.4%,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躍升至2021年的第12位,天宮、蛟龍、中國天眼、大飛機、北斗等一大批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步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2012年以來,中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6%的經濟增長,構建起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4%,相當于少用了14億噸標準煤。這些數據表明,中國為全球低碳綠色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除了創新發展、綠色發展,中國在協調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中國經濟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
高質量發展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根本目的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比黨的十九大報告,“高質量發展”的定語,從“我國經濟”變成了“我國”,這表明: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高質量發展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不是只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區發展都必須貫徹的要求;不是一時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
質量的內涵涉及經濟、社會、生態等諸多方面,高質量發展要兼顧生產、生活與生態。截至2021年底,長江經濟帶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2.8%,較2015年上升25.8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水平7.9個百分點,長江經濟帶11省市經濟總量占全國比重達46.6%,較2015年提高1.5個百分點……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10年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帶領人民不斷創造美好生活,是中國共產黨人不變的追求。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是中國共產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指出:“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高質量發展之路,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須看到,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以共享作為落腳點,其前提是要通過高質量發展來做大“蛋糕”,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逐步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提高人民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必將為世界各國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