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的文化根脈
作者: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武漢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 項久雨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其以深厚的中華文化為基調和底蘊,具有獨特而鮮明的文化邏輯。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發展圖景映照了中華民族的精神稟賦,孕育了中華民族社會生活賴以維系的價值體系。這些價值體系作為中華民族根源性的共同觀念,涵育了中華民族追求共同富裕的價值源流,為我們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內源性可能。
以民為本思想浸潤著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價值取向。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民本思想源遠流長。西周統治者總結夏朝衰亡之教訓,強調“民”在國家治理中的現實意義,告誡子孫修德、敬德以“保民”。周公旦提倡“知稼穡之艱難”“知小人之依”“保惠于庶民”(《尚書·無逸》),凸顯了體恤人民、施惠于民,關心和重視改善人民生活的情感態度。春秋戰國時期,在“諸子蜂起,百家爭鳴”的思想文化發展格局中,民本思想熠熠生輝。管子主張“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管子·治國》),認為富以養民是治國的首要任務。孟子主張“制民之產”(《孟子·梁惠王上》)、“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等,倡導規定百姓產業,征稅有定制,為百姓生產提供基本條件。“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馀”(《荀子·富國》)的主張,體現出利民、富民的為民情懷。古語“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論語·顏淵》)、“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荀子·富國》)辨析了民富與國富的邏輯關系。秦后到清末,民本思想愈益豐富發展。賈誼“夫為人臣者,以富樂民為功,以貧苦民為罪”(《新書·大政上》)的觀點,表達了物質利民、愛民憂民之心。循史而察,中華文化涵蓋了富民、利民、養民的思想觀念,其不斷延伸發展,成為中華民族追求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精神資源。
“大同”“小康”的社會理想映照著中華兒女追求共同富裕的價值目標。回顧中華文化發展歷程,“大同”“小康”社會構想體現出無數志士仁人對美好家國的期盼。《禮記·禮運》勾勒出“大同”“小康”的理想社會狀態,表達了儒家對“天下為公”理想社會的追求。《孟子·梁惠王上》中“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從關注物質層面的需求到觀照人民發展權益,描繪了小康社會的理想藍圖。盡管“大同”“小康”等構想在當時有其歷史局限,但仍成為引領無數仁人志士建立理想社會的美好愿景:康有為“人人皆教養于公產,而不恃私產,人人即多私產,亦當分之于公產焉”(《禮運注》)的平等富足理想,孫中山先生“國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的民有、民治、民享政治理想,等等,凸顯出對于實現全民所有制、反對貧富差距懸殊的經濟發展、互助和諧的社會生活的不懈求索。歷史地看,中華文化中體現的對人民勞苦的體察、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諧社會的構想,積淀發展為鐫刻在中華民族性格中的文化基因,形塑著人民群眾對社會生活的價值追求和意義建構,表達了中華民族追求共同富裕的民族心理和價值目標。
“和合”理念涵育著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價值支撐。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合”理念融入中華民族社會生活的各方面,體現在國家治理的各維度,表達了和而不同、和平共處、和諧發展的思想觀念。在人際維度,“和合”理念包含“致中和”(《中庸》)的修養之道,涵蓋“君子和而不同”(《論語·子路》)的處事之道。在人與自然維度,“和合”理念包含“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荀子·禮論》)的自然之律,涵蓋“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論語·述而》)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狀態。本質上,“和合”理念承認具體價值觀念的多樣性、人類價值追求的普同性和人類社會總體發展的共通性,內在支撐人類在日益緊密的交往關系中謀求安全、企望和平、向往繁榮的美好愿景,內蘊了共同富裕的價值根源。扎實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凝聚“和而不同”的思想共識,實施區域協調發展的實踐路徑,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需要“和合”理念提供價值支撐。在主體維度,倡導人與人和諧相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球合作共贏;在內容維度,推動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在時間維度,處理好發展速度、發展階段、發展進程的相互關系;在空間維度,推進國內國際、城鄉區域、民族地區合力發展,提高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