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人民論壇)
首次以國家名義亮相服貿會的布隆迪,在展區推出咖啡、茶葉、傳統手工雕刻等極具非洲特色的產品,吸引著眾多參觀者駐足;《山海經》手辦、圓明園拾光買賣街、“塞尚·四季”、“盜夢空間”等一系列沉浸式體驗活動,以先進科技打開文化交流交融新空間;“北京藝術博物館拼布手工互動體驗”“古陶拾珍特色文化體驗”等活動,讓人們進一步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印象……近日在北京舉辦的服貿會,為各國加強文明交流、開展人文合作搭建平臺,成為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又一生動寫照。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人類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進步的源泉”的基本規律,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的重要論斷,倡導堅持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弘揚中華文明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系列重要理念、重要論斷、重大倡議,從全人類整體利益的高度審視國與國關系,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涵的認識,展現了“天下為公”的博大情懷和“美美與共”的遠見卓識,指明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邏輯、發展方向,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同。
陽光有七種顏色,世界也是多彩的。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和多種宗教,基于不同歷史、國情、習俗等因素孕育出不同文明,各有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我們理應秉持平等、謙虛的態度了解各種文明的真諦。習近平總書記做過這樣一個比喻:“正如中國人喜歡茶而比利時人喜愛啤酒一樣,茶的含蓄內斂和酒的熱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讀世界的兩種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文明的多樣性決定了文明交流互鑒的必然性。歷史和現實深刻表明,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的繁盛、人類的進步,離不開求同存異、開放包容,離不開文明交流、互學互鑒。歷史呼喚著人類文明同放異彩,不同文明應該和諧共生、相得益彰,共同為人類發展進步提供精神力量。回顧歷史不難發現,傲慢和偏見是文明交流互鑒的最大障礙。那些鼓噪“文明優劣論”“文明沖突論”“制度對抗論”的聲音,那些試圖搞“小圈子”、組建“價值觀同盟”、挑起意識形態對抗的做法,注定不得人心。堅持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樣的理念,讓人類創造的各種文明交相輝映,編織出斑斕絢麗的圖畫,共同消除現實生活中的文化壁壘,共同抵制妨礙人類心靈互動的觀念紕繆,共同打破阻礙人類交往的精神隔閡,才能讓各種文明和諧共存,讓人人享有文化滋養。
文明長河共同匯聚,人類命運休戚與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順應歷史發展大勢的必然選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推進一種或少數文明的單方主張,也不是謀求在世界建設統一的行為體,更不是一種制度替代另一種制度、一種文明替代另一種文明,而是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主張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歷史文明、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在國際活動中目標一致、利益共生、權利共享、責任共擔,促進人類社會整體發展。
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疊加交織,國際形勢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更加突出,人類面臨的全球性挑戰更加嚴峻。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正如攜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我們是同海之浪,同樹之葉,同園之花”;正如推動共贏合作,“遇山一起爬,遇溝一起跨”“獨行快,眾行遠”;正如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氣候變暖等挑戰,“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團結友愛的箴言、文明交流交往的行動,為人們提供了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加深了共識、增強了合力。面向未來,推動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讓文明互學互鑒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積極力量,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必將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