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穩經濟大盤主動仗
作者:馬慶斌(國家發展改革委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研究員)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接續政策,以組合效應加力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這無疑是當前為鞏固來之不易的經濟企穩向好局面推出的關鍵舉措,有利于延續經濟恢復發展態勢。
今年以來,全國上下有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有效實施宏觀政策,不斷取得新成績。我國生產供給持續恢復,就業物價總體平穩,對外貿易增勢良好,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我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但仍然保持了持續恢復態勢,總體而言處于企穩回升的階段。我們應對超預期困難局面的宏觀政策調控制度的優勢更加凸顯。但還要清醒認識到,眼下疫情干擾依然存在,經濟運行仍有小幅波動,恢復基礎尚不牢固。尤其是世界經濟滯脹風險上升,國際環境更趨復雜,仍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進一步確保我國經濟穩妥有序發展,須多措并舉、科學布局,堅定不移打好經濟發展“主動仗”。
善于平衡協調經濟發展各要素之間的關系。一是鞏固“穩”的微觀基礎,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和增強企業的信心和預期,一些明顯增加企業當前運營成本的政策能緩則緩,地方政府化解債務的工作也要在既定原則的前提下,采取總量控制、優化結構、時限延緩等特殊應對措施。二是暢通“進”的路徑。當前,暢通國內交通物流是化解企業困境的首要舉措,更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破除一切阻礙要素流動的藩籬。加快探索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機制,以最快速度實現兩者新的平衡點。三是增強“好”的動力。咬定科技創新不放松,加大對未來產業的探索培育力度。加大企業技改投入,在降低新產品進入市場門檻上發力,在產業鏈現代化和產業基礎高級化上實現新突破。
多角度多舉措扶持中小微企業。中小微企業是解決年輕人就業的重要力量。應采取相應措施,力求響應大、見效快。比如,國有用地用房租金臨時減免、疫情期間給予特殊貼息、加快增強出口退稅力度、即征即退、排除企業出口轉內銷障礙等,進一步減少對企業資金的占用,千方百計使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更好發揮城市群都市圈的協同作用,在實現經濟大省“挑大梁”的同時,應將周邊省市培育成更多的“頂梁柱”。應通過更便捷的交通、更便利的社會服務、更順暢的人才資金等要素流動機制,最大程度釋放城市群都市圈的溢出效應,在相關省市之間形成更好的發展動力傳導通道。經濟大省要在現有基礎上實現發展速度更穩、財政能力更強。目前,經濟大省的潛力很足,但廣東等省還普遍存在相對落后的地區,應加強沿海經濟帶薄弱地區的產業基礎設施投資,引導產業向鄰近沿海地區進行有序梯度轉移。在增強內陸省份承接產業轉移吸引力和承載力的同時,加大東部沿海地區發展洼地的產業轉移力度,提高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培育我國的新經濟動力帶。應加快構建以長江經濟帶、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為“兩橫”,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經濟帶為“兩豎”的“井”字形新動力帶。應以高鐵、高速、航空、港口等更加高效便捷互聯互通的設施為基礎,以大學、實驗室、高科技園區、研究所等創新要素聚集為牽引,以新型制造業園區為支撐,以自貿區聯盟等為紐帶,更深度地參與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處理好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關系。在傳統產業中,基礎工業是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輕工業吸納就業的重要蓄水池。目前,個別地方過度追求超越本地發展階段的新興產業,客觀上擠壓了傳統工業的發展空間。對此,應加強對地方政府基礎工業和輕工業的考核力度,加快推出工業強基工程,明確基礎工業保護清單,確保基礎工業和輕工業的基礎不被削弱,實現吸納更多高質量就業的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