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作者:張曉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貧困是人類社會的頑疾。反貧困是古今中外治國安邦的一件大事。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持續向貧困宣戰,著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偉大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絕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將脫貧攻堅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更大決心、更精準思路、更有力措施,采取超常舉措,實施精準扶貧方略。我們黨確立不愁吃、不愁穿和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工作目標,做到扶持對象、項目安排、資金使用、措施到戶、因村派人、脫貧成效“六個精準”,實施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五個一批”,實行“軍令狀”式責任制,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組織實施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黨和人民發揚釘釘子精神,披荊斬棘、櫛風沐雨,敢于啃硬骨頭,攻克了一個又一個貧中之貧、堅中之堅,經過8年持續奮斗,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在脫貧攻堅過程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我國國情,把握減貧規律,出臺一系列超常規政策舉措,構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制度體系,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堅持黨的領導,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政治和組織保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堅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形成脫貧攻堅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動;堅持精準扶貧方略,用發展的辦法消除貧困根源;堅持調動廣大貧困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脫貧內生動力;堅持弘揚和衷共濟、團結互助美德,營造全社會扶危濟困的濃厚氛圍;堅持求真務實、較真碰硬,做到真扶貧、扶真貧、脫真貧。這些重要經驗和認識,是我國脫貧攻堅的理論結晶,是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接下來要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看,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看,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要健全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制度機制,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要求,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不斷增強內生發展動力和活力,更好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鄉村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要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振興鄉村產業。發展現代農業,優化農業結構,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全要素生產率,提高農業質量、效益、整體素質。發展以電商為代表的“互聯網+現代農業”,有效破解農產品供銷信息不對稱難題,促進農產品生產經營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要創新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充分激發鄉村人才活力,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讓愿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讓愿意返鄉創業、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培育各種服務性機構,提供有關市場營銷、質量標準、產品品牌等方面的社會化服務。
良好生態環境是鄉村的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要推行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讓生態美起來、環境靚起來,再現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美麗畫卷,使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建立相應制度安排,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讓農民從生態保護中得到實惠。
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優先方向,圍繞讓農民得到更好的組織引領、社會服務、民主參與,加快構建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推動治理重心下移,健全農村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打通農村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加強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推動更多資源下沉到基層。
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還要用好深化改革這個法寶。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辦法,發展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推動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在城鄉間雙向流動和平等交換,支持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建立健全集體資產各項管理制度,完善農村集體產權權能,發展壯大新型集體經濟,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