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時代旅游景區迎來創新發展機遇
從“門票經濟”到“碳票經濟”
——“雙碳”時代旅游景區迎來創新發展機遇
作者:劉華軍、丁曉曉(山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旅游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長期以來,門票經濟是旅游景區盈利的主要模式,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時期旅游業的高質量創新。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旅游景區豐富的碳匯資源不僅有助于“雙碳”目標的實現,更為重要的是,碳達峰碳中和也為新時期旅游景區擺脫門票經濟依賴、創新盈利模式提供了新的契機。旅游景區要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利用好碳達峰碳中和帶來的重大發展機遇,加快推動盈利模式從門票經濟向碳票經濟轉變,積極探索出一條“不靠門票靠碳票”的高質量綠色發展道路。
一、碳票經濟是“雙碳”時代旅游景區盈利的新模式
旅游景區特別是自然景觀類旅游景區是生態系統碳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四五”時期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要提升生態碳匯能力,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有效發揮森林、草原、濕地、海洋、土壤、凍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
碳票作為碳匯資源商品化新形式,記載著監測期內一定面積的碳匯資源儲存形成的碳匯量或碳減排量,相當于將碳匯資源的固碳釋氧功能作為資產交易時的“身份證”。碳票收入可成為旅游景區主要經濟支柱的一種盈利模式,碳票經濟可以破解旅游景區在開拓市場、創新服務、提升品質和轉型發展上動力不足的困境,推動旅游景區進入高質量、可持續的綠色發展新時代。
二、發展碳票經濟需要解決好四個問題
(一)碳匯怎么算
構建旅游領域碳匯監測核算體系,科學地衡量碳匯資源經濟價值,是旅游景區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的堅實基礎。《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依托和拓展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建立生態系統碳匯監測核算體系,開展森林、草原、濕地、海洋、土壤、凍土、巖溶等碳匯本底調查和碳儲量評估,實施生態保護修復碳匯成效監測評估。
加快旅游景區碳匯監測核算體系建設,提高旅游景區固碳能力監測核算的準確性,需重點把握以下四方面內容。一是明確旅游景區內的碳匯資源種類。不同類型旅游景區內的碳匯資源差異較大,應開展旅游景區碳匯資源本底調查,根據不同碳匯資源二氧化碳吸收能力大小,確定旅游景區碳匯資源種類。二是依托和拓展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加強對旅游景區碳匯資源的監測研究,加強碳吸收統計核算能力建設,建立統一規范的旅游景區碳匯監測核算體系。三是強化生態系統碳匯功能基礎研究和綜合評估,積極探索確保碳匯資源監測核算準確性的最佳周期。四是加快以碳達峰、碳中和為引領的課程體系建設和人才體系建設,鼓勵更多第三方機構加入到碳匯監測核算的隊伍中來。
(二)碳票誰來發
明確不同部門在旅游景區碳票制發、登記、流轉、質押、監督等工作環節上的職責分工,是旅游景區從門票經濟到碳票經濟盈利模式轉變的重要保障。為更好盤活旅游景區碳匯資源,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需要不同部門在碳票運營的各個環節做到分工明確、職責清晰,確保各項工作扎實高效有序推進。
旅游景區碳票作為旅游景區碳匯資源的一種價值憑證,仍處于探索階段。目前市面上存在的碳票主要是林業碳票,且基本是在省級自愿交易標準下運營。可以借鑒正在試行的碳票管理辦法,來明確不同部門的職責分工。在對旅游景區碳匯資源進行準確監測核算基礎上,可以由相關碳匯資源的主管部門負責旅游景區碳票的制發、登記、流轉和監督管理等工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碳匯的備案簽發、抵消等工作;金融管理部門負責協調指導旅游景區碳票的質押、融資、保險和監督管理等工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旅游景區碳票所涉及的產權等問題的審核工作;發改主管部門負責旅游景區碳票的綜合協調工作。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的具體貫徹落實情況每年向國家報告。
(三)碳票在哪賣
建立碳匯交易平臺,是旅游景區實現碳票經濟盈利模式創新的有力支撐。《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依托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加快建設完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逐步擴大市場覆蓋范圍,豐富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完善配額分配管理。將碳匯交易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立健全能夠體現碳匯價值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只有進入碳交易市場,碳匯的價值才能夠實現。探索建立碳匯交易平臺可根據實際情況分階段進行。第一,探索建立自然資源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開發山林水草碳匯商品化新形式,通過加深自然資源和碳交易市場的深度融合,建立生態系統碳匯交易平臺。第二,把旅游領域碳匯交易納入生態系統碳匯交易平臺,“負碳”景區可按照標準將凈碳匯資源轉換成碳票后進入碳匯交易市場進行交易。在政府“看得見的手”和市場“看不見的手”共同作用機制下,以碳票交易助力旅游景區煥發經濟新活力。第三,隨著我國碳交易市場的逐步完善,可在條件成熟時,研究制定生態系統碳匯項目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的相關規則,加強碳交易的多領域交叉研究,統一各領域的交易標準,推進囊括工業、農業、商業、旅游業等全行業、全領域的碳交易大平臺建設,打通不同領域間碳交易壁壘。
(四)碳票賣給誰
明確旅游景區碳票的目標客戶和潛在客戶,是決定旅游景區碳票經濟取代門票經濟能否成功的關鍵一步。在“雙碳”背景下,碳票交易作為碳交易市場的一種新形式,不僅可以助力碳排放量高的企業沖抵自身碳排放、實現碳中和,更是碳票作為一種綠色金融產品進入金融市場、實現碳匯資源經濟價值的有效途徑。
我國碳交易市場發展態勢良好,未來隨著碳交易市場的成熟穩定,旅游景區碳票的交易購買主體主要分為四類。第一類是控排企業。2021年,全國碳市場首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涉及2225家發電行業的重點排放單位。“十四五”期間,預計石油、化工、建材、鋼鐵、有色等八大重點能耗行業都將被納入到碳交易市場。碳票交易將成為重點排放單位抵消自身碳排放、實現碳中和的有效方式。第二類是其他具有減排需求、需要履行減排義務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通過碳交易市場購買旅游景區碳票,實現凈零碳排放,踐行社會責任,支持生態建設。第三類是金融機構和投資機構。鼓勵金融機構積極開發碳資產抵質押融資、碳金融結構性存款、碳債券、碳基金等綠色金融產品,參與旅游景區碳票存儲、交易、融資等,主動順應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將履行社會責任、加快業務轉型與推動綠色發展有機結合。投資機構通過碳交易市場購入碳票,再低買高賣,在獲得收益的同時也為碳市場提供一定的流動性。第四類是個人。個人既可以將碳票作為降低自身碳排放的有效方法,納入個人碳減排賬戶,也可以通過碳交易市場選擇碳票作為一種新的金融投資產品。
三、推動門票經濟向碳票經濟轉變,要先行先試有序推進
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旅游景區碳匯資源不同、碳匯能力差異較大,在所有旅游景區同步推廣碳票經濟的盈利模式是不現實的。推動旅游景區門票經濟向碳票經濟轉變,要分批次有序推進。
首先,應根據實際情況,遴選一批旅游景區作為試點,如近期設立的首批五個國家公園或植被覆蓋率較高的5A級自然景觀類旅游景區。其次,在旅游景區碳票經濟試點開展過程中,及時發現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不斷總結方法,完善方案,形成一批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有效路徑和有益經驗。最后,通過網絡、電視、報紙、會議、展覽等多種形式對旅游景區碳票經濟進行廣泛宣傳,不僅為其他景區提供參考和借鑒,更能發揮試點的引領帶動作用,推動全國有條件的旅游景區實現從門票經濟到碳票經濟的成功轉變,開創旅游景區全新盈利模式,生動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建立健全旅游景區高質量、可持續的長期發展機制。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要堅定不移推進,但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碳票經濟是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的一種新生事物,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還有待探索。從理論層面和實踐基礎來看,我們相信,碳票經濟作為“雙碳”時代旅游景區一種全新的盈利模式,在不久的將來定能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為新時期旅游景區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開辟一條嶄新的綠色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