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綻放出新的時代光彩
作者:張洪峰、郭鳳志(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深刻總結新時代黨領導人民在文化建設上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我們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指引我們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好、弘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中華文化綻放出新的時代光彩。
文化作為精神標識,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中國共產黨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百年來,我們黨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秉持客觀、科學、禮敬的態度,對中華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揚棄繼承、轉化創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日常生活,繼續煥發永恒魅力和時代價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其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資源,圍繞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支撐我們這個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撐5000多年中華文明延綿至今的,是植根于中華民族血脈深處的文化基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規范,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價值”“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強調“始終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就一定能夠建設好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園,筑牢中華兒女團結奮進、一往無前的思想基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中華文明的影響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把我們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地位作用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高度,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建設理論,為我們在新的起點上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舉措。一是抓好立柱架梁,不斷完善制度機制。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印發《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意見》《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等文件。中宣部印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十四五”重點項目規劃》,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提供制度保障。二是摸清文化家底,夯實工作基礎。深入開展文化資源普查梳理,完成可移動文物、古籍、美術館藏品和戲曲劇種普查,夯實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工作基礎,有效提升全國文化遺產資源基礎數據的全面性和準確性。三是聚力重大工程,拓寬發展路徑。堅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為總抓手,以項目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讓傳承有抓手、發展有路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十四五”重點項目規劃》明確了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工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工程、戲曲傳承振興工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等23個重點項目。四是完善協調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建立由中央有關部門牽頭的工程部際協調組,在部際協調組的大框架下,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申遺工作協調機制、國家文化公園省部際聯席會議機制、流失文物追索返還部際協調機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旗艦項目專項工作協調機制等相繼建立完善,形成了工作合力。將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職責,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和國家文化發展改革等有關規劃。通過持續努力,傳統節日熱、文物熱、非遺熱、博物館熱等持續升溫,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社會氛圍日漸濃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日益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體育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人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局面逐步形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深入推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系,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于關鍵時期,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迎來新的歷史機遇,同時也面臨一系列新課題和新任務。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用以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基礎,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