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史學習教育達到的“四個維度”
作者:熊學藝(北京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百年黨史新起點、著眼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注重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黨全社會學習黨史更為廣泛、更為深入,形成了黨史學習教育的新高潮,開創了黨史學習教育的新境界,黨史學習教育呈現出新的特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已經開啟,深刻認識這些特點,對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深刻認識黨史學習教育的戰略“高度”。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史學習教育,積極推進在全黨全社會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中國不但在世界上舉住了、舉穩了社會主義旗幟,而且把科學社會主義推向了嶄新階段,并見證了“歷史終結論”的終結、“中國崩潰論”的崩潰、“社會主義失敗論”的失敗。黨史學習教育能夠正本清源、堅定自信、砥礪品格、啟迪智慧,是我們黨和國家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支撐。
深刻認識黨史學習教育的情感“溫度”。黨史學習教育的重點目標之一是要深刻理解把握中國共產黨是什么、干什么,從哪里來,將要到哪里去,從而引發教育對象的情感共鳴,增強使命感、自豪感和責任感。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史學習教育不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形式,而是通過加強革命傳統教育,用好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這個精神殿堂,用好革命遺址、紀念館、博物館等紅色資源,發揮革命英烈、時代楷模的示范引領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到地方考察,往往會瞻仰對我們黨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革命圣地、紅色舊址、革命歷史紀念場所,他曾深情感慨,“每到一地,重溫那一段段崢嶸歲月,回顧黨一路走過的艱難歷程,靈魂都受到一次震撼,精神都受到一次洗禮。每次都是懷著崇敬之心去,帶著許多感悟回。”社會各界廣泛開展重走革命遺址、重溫紅色故事活動,黨員干部初心得到洗禮,廣大群眾對黨的感情更加深厚。通過設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烈士紀念日等類型多樣的紀念日,推動全黨史全社會形成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的濃厚氛圍。通過重溫入黨誓詞、舉行迎接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儀式,組織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專題閱兵,頒發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章、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等儀式性活動,建立黨、國家、軍隊功勛簿,確立以“五章一簿”為主干的統一、規范、權威的功勛榮譽表彰制度體系,喚醒黨員們的責任意識和宗旨意識,真正做到踐行初心、堅守初心、永葆初心。通過“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揪心事、煩心事,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得黨群關系、干群關系更加牢固。
深刻認識黨史學習教育的精神“厚度”。歷史深刻啟示我們,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先驅在迷霧中找到了方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在偉大的革命實踐中形成了偉大的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之源。在百年的奮斗征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波瀾壯闊、氣貫長虹的偉大精神,構建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激勵著我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人間奇跡。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我們黨尤其注重用一系列偉大精神教育全黨全國人民。結合新時代新特點,對塞罕壩精神、王杰精神等進行了深刻闡釋;在建黨百年之際對建黨精神進行總結和概括;在新的奮斗實踐當中形成了偉大脫貧攻堅精神、偉大抗疫精神、北京冬奧精神等,極大地豐富了精神譜系,使得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黨史學習教育具有前所未有的精神“厚度”。
深刻認識黨史學習教育的對象“廣度”。早在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在延安干部會上,就號召黨員干部要多學習一些“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近百年史”。此時,黨史學習教育逐漸成為中國共產黨主要領導人的群體共識,黨史學習教育的理論認知趨于成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點對象是黨員干部。新中國成立后,延安時期總結的黨史學習教育的做法得到了繼承和發展,隨著不斷的經驗總結和常態化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的對象也開始向在校的學生進行擴展。改革開放后,隨著國內外形勢趨于復雜,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視程度得到進一步提升,教育對象進一步擴大,除了黨員干部、在校學生之外,在人民群眾中加強黨史學習教育成為新常態。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黨全社會黨史學習教育形成多次熱潮,先后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建黨100周年之際的黨史學習教育等教育活動,黨史學習教育均作為其中重要內容,學習教育對象涵蓋“黨政軍民學”,在全社會營造起了濃烈的學習黨史氛圍,黨史學習教育對象的廣度達到前所未有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