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畫好大學生就業“同心圓”
作者:姜姝(南京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近日,教育部強調各地各高校不準以任何方式強迫、誘導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不準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簽約掛鉤,對任何形式的就業統計弄虛作假行為,堅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這“四不準”的紀律要求,正是針對目前部分高校就業率“注水”、學生“被就業”這一亂象出臺的,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點贊。
對于剛剛走出菁菁校園的畢業生而言,今年的求職季并不輕松,約有1076萬名大學生置身其中。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疊加,就業供需結構存在著重重矛盾,招聘兩頭搶手中間遇冷等問題凸顯。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再加上就業率往往作為社會衡量高校辦學水平的重要評價指標,于是出現了虛假就業率的怪現象。被強行“催高”的就業率,本質而言就是高校促進就業領域的“唯流量論”“唯政績論”。不交就業證明就不發畢業證、就業情況同招生規模掛鉤、學生“被就業”等負面現象,不僅使學校本身產生信譽危機,還會使社會產生人才信任危機。這種“吹”出來的就業率,會導致大學辦學與社會需求脫節,對高校的可持續發展,乃至整個高等教育發展環境都會有不良影響。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作為育人才、促就業的關鍵主體,高校如何與畢業生雙向奔赴,搭建崗位人才供需匹配“緩沖區”,合力畫好大學生就業“同心圓”?一方面,高校要踏實促就業,為解決人才供需的結構性失衡、信息不對稱等問題提供深層次解決方案。當下,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大學生就業問題,頻頻向就業市場釋放紅利,各地政策“大禮包”頻頻助力。高校要同快速變化的勞動力市場保持緊密聯系,校企協同,合作培養滿足市場跨界、跨專業、綜合化人力資本需求的人才。
要助力畢業生們勇于接受就業大考的洗禮,樹立科學、理性的就業觀,緊扣國家與時代發展脈搏,得其所、安其心、樂其業。漫漫求職路上,畢業生所面對的困惑不能僅靠個人來排解,學校應該助其一臂之力,提供不斷線就業服務、就業幫扶指導、就業檢測反饋等務實暖心之舉。尤其隨著新興產業迅猛發展,靈活就業、“慢就業”等新型就業方式不斷出現,高校與畢業生更應該順應數字化發展潮流,雙向發力、攜手共赴、逐夢明天。只有踏踏實實做好促就業工作,堅持就業服務精準化,努力為畢業生搭渠道、拓崗位、穩就業,才能打好就業服務的精準牌。
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實事求是地做好就業統計,保證就業率數據的精準性,構建科學平衡的評價體系。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關系民生福祉、經濟發展和國家未來。高校必須牢牢堅守立德樹人,促進人才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就業率打假是當前著力加強誠信教育、上好畢業生從校園走向社會前的“最后一課”、為社會輸送誠實守信高質量人才的題中之義。部分畢業生在離校前如果虛構畢業去向、給求職簡歷注水,是自毀就業誠信。
面對激烈的職場競爭,畢業生要接住“橄欖枝”,最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提升求職力,在嚴格自律中尋找新天地。高校要從根本上轉變“蓋個公章就是就業”的粗糙認定方式,多關注學生中長期就業質量,并建立就業觀察跟蹤服務機制,讓就業率指標擺脫利益的羈絆、卸載功利的重負。如此,才能便于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掌握專業設置、學校綜合實力、大學生就業整體趨勢,進而優化高校資源配置。只有在就業率數據上“不敢作假、不能作假、不必作假”,高校才會更好地將時間和精力用在千方百計開拓崗位、用心用情做好就業指導服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