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利好雙循環
原標題: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利好雙循環(望海樓)
當前,中國正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受到海內外廣泛關注。但近期外媒也有一些聲音,認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重回計劃經濟”“搞自我封閉的內循環”“與經濟全球化背道而馳”等。這顯然是誤讀。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從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到提出“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再到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與此同時,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從對資源配置“起輔助性作用”到“起基礎性作用”,再到“起決定性作用”。現在,中國提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并明確“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從中可以看到,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絕非“重回計劃經濟”,而是為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堅強支撐。
中國高度重視統一大市場建設工作,聚焦基礎制度完善、市場設施聯通、要素市場建設等重點方面,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統一大市場規模效應不斷顯現。2021年中國經濟總量躍升至114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萬美元,形成世界上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消費市場規模穩居全球第二。不僅如此,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也持續增強,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2021年中國引資規模創新高,達到1.15萬億元,較2012年增長62.9%,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實踐,既讓國內大循環更加暢通,也促進了國內國際雙循環。
市場是最稀缺的資源。中國擁有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這一優勢已經且仍在發揮巨大作用,但要讓建設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成為一個可持續的歷史過程,挑戰不少,特別是市場分割和地方保護比較突出、要素和資源市場建設不完善等。破解難題,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必然選擇,也是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夯實基礎的題中之義。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不是搞小循環,而是要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尤其是要拆除各種有形無形的“藩籬”“壁壘”,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破除各種封閉小市場、自我小循環,讓小循環變大循環,讓大市場成為強市場。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哈伊里·圖爾克認為:“中國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將增加生產要素流動性,提高市場效率,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不是搞封閉的內循環,而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在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中,很多人注意到,1—4月,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125799億元,同比增長7.9%;實際使用外資增長20.5%,平均每天有1.5個外資大項目落地。事實反復證明,不論世界發生什么樣的變化,中國堅持改革開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會動搖。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沒有理由封閉,也不會封閉。以國內大循環和統一大市場為支撐,中國將繼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場資源,使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更好聯通,世界各國在此過程中將共享更多的中國發展機遇。正如渣打銀行(中國)總裁張曉蕾所說:“我們看好中國長期發展前景,對中國擴大開放所帶來的機遇滿懷期待,也將繼續在華投資發展!
暢通大循環,利好雙循環。中國越發展,世界越受益。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推動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必將給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帶來更多活力。
(作者為本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