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理論創新 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作者:李海濤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助理研究員,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趙可金(清華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概括了貫穿黨的百年奮斗歷程的十條寶貴經驗,強調“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并在新時代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決議》將“堅持理論創新”作為十條經驗之一,這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用科學理論引領偉大實踐,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不動搖
在人類思想史上,從來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產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馬克思主義自誕生以來,以其真理的光芒照耀著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實現自身解放的道路,不僅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
為探求救亡圖存的出路,近代中國進行了大量努力,但“一切別的東西都試過了,都失敗了”。在“諸路皆走不通”的困境中,中國共產黨的早期創立者,經過親身實踐、反復推求、深入比較,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從此以后,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跡。
中國共產黨人自從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就一以貫之、堅定不移,從來沒有彷徨過、放棄過。毛澤東同志指出,“我們黨從它一開始,就是一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為基礎的黨”,“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鄧小平同志說,“我們多次重申,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我們搞改革開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經濟建設上,沒有丟馬克思,沒有丟列寧,也沒有丟毛澤東。老祖宗不能丟啊”。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也多次指出,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這一點不能動搖。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定不能丟,丟了就喪失根本。”他指出:“馬克思主義就是我們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的參天大樹之根本,就是我們黨和人民不斷奮進的萬里長河之泉源。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這一根本問題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動搖。”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
百年來,馬克思主義的命運已同中國共產黨的命運、中國人民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堅持理論創新,其重心在于“堅持”,必須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科學性、真理性,并在此基礎上毫不動搖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
必須在實踐中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
任何一種思想理論,只有不斷發展,才能長期具備先進性和創造力,這就要求其在指導實踐的過程中必須不斷推進本土化與時代化。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鄭重說明,馬克思主義的一般原理“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列寧也強調,“尤其需要獨立地探討馬克思的理論,因為它所提供的只是總的指導原理,而這些原理的應用具體地說,在英國不同于法國,在法國不同于德國,在德國又不同于俄國”。馬克思主義不是僅僅為“一時一地”的個別問題提供現成答案的僵死的教條,而是一套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通過“因勢象形”“隨物賦形”,具體地應用于不同國家、不同時代,作為科學的行動指南,幫助不同時空條件下的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
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在實踐中發展馬克思主義,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早在1938年,毛澤東同志就正式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并將其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毛澤東思想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取得偉大成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豐富和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刻總結并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程,就是在實踐中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過程。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在中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根本在于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而是勇于結合新的實踐不斷推進理論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飛躍。正因如此,馬克思主義才在中國大地上展現出強大的真理力量和強大的生命力,并以嶄新形象展現在世界上。
新時代必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現在,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新時代新征程,要求我們堅持理論創新,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必須善于統籌“兩個大局”。當今世界、當今中國,與百年前我們黨初創時的形勢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這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邏輯起點、實踐原點。面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必須把中國因素和世界因素統籌起來考慮,用理論創新回答時代之問,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必須堅持做好“兩個結合”。百年來,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同時,也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越是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是要善于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努力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社會實踐和文化傳統兩個維度上繼續發展馬克思主義,使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性、開放性在中國得到更加充分的彰顯。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必須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對關系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就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提出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創立者。新時代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為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提供最堅強的思想保障和政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