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光明論壇·溫故】
作者:李揚(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江蘇省社科院副院長)
干事創業好比釘釘子,唯有持之以恒、一錘一錘地接著敲,才能大有成效。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引用古語“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意在告誡人們要以釘釘子精神堅持不懈地干好“正在做的事”。
“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語出《格言聯璧·處事》,其大意是天天向前走,即便千萬里路,也不嫌遠;常常動手做,縱有千萬件事,也不畏難。顯然,其道理質樸可見:凡事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堅持不懈的定力,一著不落地堅持下去必成大器。
古人一直篤信凡事都要“堅持”的道理:荀子在“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中勸導的鍥而不舍,屈原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中流露的堅定,鄭板橋在“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中表現的執著,李白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中發出的豪邁,劉禹錫在“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中表達的向往。這些古語都在告訴人們一個言簡意賅的哲理:凡事只要有恒心、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就會取得成功。
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看,之所以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是因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循序漸進過程。正如恩格斯所言:“每種變化都是量到質的轉化,是物體固有的或所承受的某種形式的運動的量發生量變的結果。”倘若沒有量的積累,何以實現質的飛躍?共產黨人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深諳質量互變規律。在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持久戰”就是鮮明體現。黨的七大上,他再次引用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誡廣大黨員干部要繼續以堅持不懈的毅力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精髓之處也是在此。
這種堅持到底、實干到底的精神一直浸潤在共產黨人的血脈里。百年來,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以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堅持不懈的定力,譜寫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壯麗篇章。特別是當前,我們憑著堅持不懈的定力和不松懈不停歇的毅力,趕上了時代發展潮流。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全黨必須清醒認識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前進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各種風險挑戰。必須有“持久戰”的思想準備,并持續地付出努力,唯有堅持,才能取得勝利。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堅持不懈地做一件事情,首先必須把方向找對、找準。否則,就會南轅北轍。當前,我們選擇的方向和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而且根據歷史傳統和時代特色賦予了鮮明的中國特色,指引中國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因此,它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方向,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這就要求我們要以堅定的態度,一以貫之地保持強大的定力,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果敢地應對前進征程上遇到的各種風險挑戰。
方向選準以后,就要義無反顧地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諸多事實證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朝令夕改,什么事情都干不成。只有一茬接著一茬干,才不會半途而廢。這就意味著,我們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的恒心,堅持不懈地推動工作,做出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成績。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不抓落實,再好的藍圖都會變成一紙空文,再近的目標都會變成鏡中花、水中月。堅持到底不是做做樣子,不是做“形象工程”等表面文章,而是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重實際、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的理念,真抓實干地干出成效。只有這樣,才契合堅持到底的本質內涵,才能穩扎穩打地向前走,不斷積小勝為大勝。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有更加堅定的恒心和更為執著的毅力,矢志不移地堅持下去。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是因為始終秉持“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的理念,并轉化為行動自覺。當下,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給人類提出了必須嚴肅對待的挑戰。面對風云變幻的時空環境,我們唯有保持戰略定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拼勁,才能繼續攻堅克難,積小勝為大勝,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