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糧減損建設“無形良田”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堅持節約優先,落實糧食節約行動方案,深入推進產運儲加消全鏈條節糧減損,強化糧食安全教育,反對食物浪費。減少糧食損失浪費,實現“顆粒歸倉”,相當于建設“無形良田”。本期邀請專家從不同方面進行討論。
主持人
經濟日報社經濟研究部主任、研究員 徐向梅
從生產環節入手減損
主持人:糧食節約需全鏈條推進,請問如何進一步做好農業生產和供應環節節約減損?
朱俊峰(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糧食生產環節是糧食供應的第一環節,糧食生產水平決定了糧食供應能力。生產環節的減損就是增產,節約就是增收。
糧食生產環節的損失浪費可分為兩類。一是糧食生產所投入的土地、勞動力、水、種子等生產資料與糧食產出效能存在偏差,導致投入浪費。這類浪費客觀存在,但除種子投入之外,其他浪費很難計量。二是因自然災害、病蟲害等在播種、生長、收獲過程中造成的實際產量與理論產量之間存在偏差,導致減產損失。
推進生產環節的節糧減損應著眼于以下幾個方面。
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推進節約用種。種業處于農業整個產業鏈的源頭,是農業的“芯片”,直接關系到國家糧食安全和百姓的“米袋子”。由于農業科技普及率不高,我國在糧食種植過程中存在著種子用量偏高、成苗率低等問題。據調查,山東省每年小麥、玉米種子用糧約21億斤,如按精播技術要求操作,全省種植用糧可節約6億斤左右;陜西省部分地區種子發芽率僅為80%左右,農戶為保證出苗率而加大施種量。建議各地強化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完善主要糧食作物品種審定標準,突出高產高效、多抗廣適、低損收獲的品種特性,加快選育節種宜機品種。在糧食主產區集中推廣水稻工廠化集中育秧、玉米單粒精播、小麥精量半精量播種,以及種肥同播等關鍵技術,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提升農民科學種田水平。
推動農機裝備轉型升級,提高機械化率。田間機械收獲損失較多,據測算,山東省齊河縣玉米機械化收割損失達5%。同時,因糧食作物過熟或大風冰雹導致作物嚴重倒伏,普通收割機難以收割,人工收獲成本過高,損失率高達20%以上。與傳統播種機相比,小麥寬幅精播機可節約20%至30%用種量,玉米單粒精播機每畝地可節約1斤至2斤用種量。建議加強對倒伏等特殊形態糧食作物機械化收割機研制,解決糧食作物收獲機械基礎材料、關鍵零部件等“卡脖子”技術難題。實行差異化精準補貼,對糧損少的農機加大補貼力度或全額補貼。相關部門應支持聯合收割機等糧食生產機械到期報廢更新,推動淘汰老舊機械;推進農機農藝融合,持續提高糧食作物全程機械化率。
加強農機作業人員專業技能培訓,提升作業水平。在農業生產中,農機作業人員的工作態度和熟練程度,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農業生產的損失浪費,如在小麥收割中,收割機風門開啟大小、收割機行駛速度等。建議各地農機主管部門分品種制定詳細的農機整地、播種、收獲等技術指導意見和具體操作規范。加強與科教部門的溝通聯系和協調配合,利用高素質農民培育、農機職業技能培訓等項目,重點對農機作業人員開展機播機收減損專題培訓,引導農戶和農機作業人員因地制宜選擇作業時機、作業機具和作業方式,提高作業質量。
完善智慧農業體系,健全氣象預報和病蟲害防治。近年來,我國每年因各種氣象災害造成的農作物受災面積達5000萬公頃,造成經濟損失2000多億元;小麥條銹病、赤霉病、水稻“兩遷”害蟲、草地貪夜蛾、黏蟲、玉米螟等重大病蟲害也呈重發態勢,直接威脅糧食生產安全。建議各地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積極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加強與氣象部門的協調配合,提升地方應急搶種搶收裝備和應急服務供給能力。同時,加強農業遙感、物聯網應用,提高病蟲害防治精準化水平。
減少農戶儲糧損失
主持人:儲備環節是糧食價值鏈的核心環節,也是出現糧食損失較多的一環,請問如何減少儲備環節的損失?
伍振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農戶是糧食儲備最多的主體。我國糧食儲備主體主要有農戶、民營企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四個主體。長期以來,我國很大一部分糧食儲藏在農戶家中,雖然近幾年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農戶儲糧比例仍然較高。據學者估算,農戶糧食儲備約占全年糧食總產量40%至50%。
那么,在四個主體中誰損失最大?政府、企業儲糧設施比較完善,技術比較先進,糧食儲備損失已經降到較低水平。相比而言,農戶儲糧設施簡陋,儲糧技術落后,抵御鼠害蟲害糧食霉變的能力差,糧食損失較多。研究指出,我國農戶儲糧環節損失高達8%。
鼠、蟲、霉害是農戶儲糧的三大害。據原國家糧食局調查,在農戶儲糧損失中,鼠、霉、蟲害損失所占比重分別為49%、30%、21%。鼠害造成的損失最嚴重,糧食晾曬、除雜、入倉等環節很容易遭受鼠害。糧食晾曬不及時或者晾曬不充分,導致含水量過高,堆糧發熱,容易滋生霉菌引發霉變。糧食收獲后一般都含有癟粒、碎粒、秸稈和碎葉,這些雜質富含水分,容易導致糧食內部濕熱,并且吸水性很強,吸水膨脹之后,糧堆孔隙度變小,糧食內部濕熱不易散發,導致病菌害蟲感染后迅速繁殖,造成糧食損失。
儲糧設施簡陋,技術知識缺乏,難以抵御鼠害蟲害和霉變等,是農戶儲糧造成損失的主要原因。如在長江中下游等地區,濕稻收割后,農戶就地找塊平整的空地臨時堆放,雞抓狗刨、任意踩踏。東北等地區玉米收割之后,農戶用木材秸稈圍起,搭建簡易罩棚貯存,雨雪滲漏,霉變腐爛,蟲吃鼠咬,儲糧損失大。
現代儲糧方式是解決鼠、蟲、霉害問題的根本途徑。首先要普及糧食烘干設施、解決糧食不能及時晾干和水分含量過高的問題。其次要推廣糧食除雜設施,及時清理各種雜質,避免雜質含量多吸水、堆熱、生蟲。再次要升級糧食貯存裝置,防濕、防潮、防鼠害蟲害。
但長期以來,傳統儲糧方式難以改變,現代儲糧方式難以推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種糧收益低,農戶減少儲糧損失的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升級儲糧設施成本高,收益低。
減少農戶儲糧損失,關鍵在于構建多元化現代儲糧機制,有效降低農戶儲糧成本。第一,支持研發和推廣小型化、便利化、家庭式烘干、除雜和儲存設施,讓普通農戶能夠買得起、用得起,降低農戶家庭儲糧成本。第二,加大對儲糧設施補貼力度。擴大補貼范圍,提高補貼比例,支持糧食收割數量大的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主體購置糧食烘干、清雜、倉儲設施,滿足較大規模的儲糧需求。第三,大力發展社會化儲糧服務。鼓勵種糧大戶、合作社等發揮設施優勢,為農戶提供糧食收割、烘干、除雜、儲運、售賣等“一條龍”服務。第四,支持糧食企業為農戶提供代烘代儲服務,推廣各地“糧食銀行”好做法,解決農戶儲糧難題。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主持人:《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到2030年零售和消費環節的全球人均糧食浪費減半,請問我國應如何實現這個目標?
宋洪遠(華中農業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各地區各部門不斷加大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工作力度,全社會積極行動,反食品浪費工作進入新階段。
從經營主體看,餐飲服務經營者普遍落實了用餐環境反食品浪費宣傳、提供分餐與打包服務等工作,在推出“小份菜”“半份菜”“單人套餐”等基礎上,部分餐飲企業從模式、供應鏈等方面入手,響應和落實“減少糧食浪費”。
比如,餐飲品牌“大米先生”采取自助稱重模式,使菜品光盤率達到95%以上;海底撈引入央廚直配項目,不僅有效減少食物浪費,而且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參與《綠色餐飲經營與管理》國家標準試點的企業平均餐廚垃圾消納處理量下降12%。
從消費主體看,減少乃至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正在成為消費者自覺行為,越來越多消費者選購“小份菜”,用戶在外賣平臺上主動搜索“半份菜”“小份菜”等關鍵詞次數顯著增加。
節約糧食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浪費問題仍比較突出。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2021年糧食浪費指數報告》,2019年全球共有9.31億噸食品被送入垃圾桶,其中食物浪費占可供消費者食用的食物總量17%。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做好零售和消費環節減少糧食浪費工作。
加強宣傳教育。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作為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內容,納入相關創建測評體系和各地市民公約、村規民約等。利用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等重要節點,宣傳報道典型事例,曝光浪費現象,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氛圍。學校要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納入教學內容,通過體驗勞動等形式,培養學生形成勤儉節約、珍惜糧食的習慣。
強化保障措施。將節約糧食工作納入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壓實工作責任。強化依法管糧節糧,全面落實反食品浪費法。探索糧食浪費調查評估方法,建立糧食浪費評價標準。開展食品浪費統計研究。研究建立減少糧食浪費的成效評估、通報、獎懲制度,對發現的食品浪費問題及時督促整改。
改革用餐方式。黨政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等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細化完善公務接待、會議、培訓等公務活動用餐規范,帶頭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破除講排場、比闊氣等不良風氣,商務活動、婚喪嫁娶等需要用餐,組織者、參加者應適度備餐、點餐。家庭及成員在生活中,要培養形成科學、健康、綠色消費理念,按照日常生活實際需要采購、儲存和制作食品。
優化餐飲服務。餐飲服務經營者要主動對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引導消費者按需適量點餐;將防止食品浪費理念納入菜單設計,按照用餐人數合理配置菜品;鼓勵餐飲服務經營者對參與“光盤行動”的消費者給予獎勵,對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相應費用。提倡單位食堂和學校等加強食品采購、儲存、加工動態管理,根據用餐人數采購、配餐,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和烹飪水平。
強化科技創新作用
主持人:在節糧減損行動中,應如何發揮科技創新作用?
周海川(國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員):我國農業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研發及產學研合作等都對糧食生產增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節糧減損方面,技術創新還可以有更多作為。
壯大科技創新力量。近年來,科技部開展“現代糧倉綠色儲糧科技示范工程”等五項糧食儲藏科技創新項目,集中攻關糧食儲藏保鮮保質、蟲霉防治和減損降耗關鍵技術,實現了糧食儲藏損耗控制在1%以內,儲糧化學藥劑使用減少50%以上,干燥和倉儲能耗降低20%以上的可喜成績。
加大建設節糧減損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揮國家級、部級農業領域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在技術創新與應用中的支撐作用。合理布局企業技術創新中心,培育一批綜合實力強、完全自主可控的節糧減損技術創新型領軍企業。
增強科技研發力度。“十三五”期間,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關于大宗農產品加工轉化和減損增值領域國撥經費不到12億元。節糧減損相關技術研發經費比例亟待提升。
強化政府引導,統籌中央和地方各類科技計劃、研發資金、重點專項等,支持節糧減損技術攻關。建立國家科技成果信息系統,推動數據資源互聯互通和科學技術甄別,避免重復布設和局部空白。增強創新自立自強能力,指導各地區梳理發布糧食播種、收獲、儲存、加工等環節的節糧減損技術清單,采用“揭榜掛帥”“賽馬”等方式調動各類主體參與節糧減損關鍵共性技術和系統集成技術攻關。堅持全球視野,密切跟蹤國際節糧減損前沿技術發展,引進一批國外智能高效節糧減損技術和裝備,加速吸收和轉化。
暢通科技應用落地。加快構建“政產學研金介用”協同創新體系,發揮企業整合技術、資金、人才的關鍵作用,促進節糧減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完善農業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體系,深入社會化服務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傳統農戶開展新科技成果推廣、技術咨詢。如云南省為農戶配備了76萬套科學儲糧小糧倉,每年減少糧食損失1.52億斤。2021年山東和四川產后服務中心分別幫助農戶清理烘干糧食100多億斤和20多億斤,節糧減損分別達到4億斤和1.4億斤。
強化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虛擬現實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節糧減損科技創新中的滲透和應用,推動糧庫、播種、運輸、收割機械數智化改造。如黑龍江設立了2200個鄉村病蟲害監測網點,實現田間病蟲害信息實時上報,構建了覆蓋全省的病蟲害在線監測網絡體系。
優化科技創新環境。深化農業科研體制改革,優化節糧減損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收益、推廣成效與科技人員利益掛鉤激勵機制,激發科技人員創新創造潛能。實施精準化扶持政策,強化多元化資金投入,創新金融產品和投融資服務,緩解節糧減損技術研發投入問題。完善市場化交易平臺,健全區域性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發揮行業協會等科技中介機構的組織作用,探索創新研發和成果轉化新機制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