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舉鞏固脫貧成果
2000多萬貧困人口通過生態補償、國土綠化、生態產業等生態扶貧實踐,實現脫貧增收。不久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生態扶貧各項目標任務全面完成,生態保護和脫貧增收實現雙贏。
在我國,林業草原施業區、生態重要或脆弱區、深度貧困人口分布區“三區”高度耦合。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山區、林區、沙區占國土面積近80%,曾經分布著全國60%的貧困人口、80%的深度貧困人口、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如何在保護好生態的同時摘掉貧困的帽子?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動生態扶貧工作,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開發生態旅游則搞生態旅游,大力推進生態補償扶貧、國土綠化扶貧、生態產業扶貧。各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創造性地將生態治理與脫貧攻堅相結合,在“一個戰場”同時打贏生態治理與脫貧攻堅“兩場戰役”,讓山川披綠、林海生金。
生態扶貧,一頭連著綠水青山,一頭連著金山銀山。推進生態扶貧,既是脫貧攻堅的需要,也是生態保護修復的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相關地區因地制宜采取生態補償、設置生態公益崗位、發展特色農業等方式,激活沉睡的生態資產,給百姓帶來真金白銀的收入。比如,在山西石樓,當地通過造林合作社入股分紅、勞務收入等形式,積極吸納貧困人口,增綠又增收;在安徽旌德,不少貧困戶搭上全域旅游發展的快車,有滋有味地吃上了“旅游飯”;在內蒙古鄂爾多斯,政府引導企業發展生態產業,既修復了沙漠,又解決了貧困戶就業。這些地方增加“含綠量”的同時,提升“含金量”,讓山上長出“金葉子”,讓田里結出“金果子”。
生態扶貧成效顯著,同時也要看到,絕對貧困問題解決了,相對貧困還將長期存在,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仍然有待提升。把脫貧成果穩定住、鞏固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貧困人口和生態環境之間的張力仍然存在。一些地方產業基礎比較薄弱,產業規;⑵髽I化程度比較低;一些地方產業項目模板化、同質化嚴重,加劇競爭,致富后勁不足;還有地方貧困人口就業不夠穩定,政策性收入占比較高;等等。凡此種種提醒我們,未來要加快生態扶貧政策向長效穩定增收政策轉變、生態扶貧行動向綠色減貧行動轉變,加快生態產業提質增效,打造鄉村綠色產業鏈,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保護好生態環境和讓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兩者并不矛盾,關鍵是要讓貧困群眾端牢生態碗、吃上生態飯。一方面要堅持生態優先,一方面要堅持以人為本,兼顧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在未來實踐中,應進一步解決生態扶貧過程中的具體問題。比如,通過成立合作社,鼓勵村民入股分紅;動員貧困群眾參與生態工程,分享工程收入;選派專家、科技特派員,為貧困地區多想對策、多拿有特色的方案;想方設法增加就業崗位,培養技術林農,對貧困群眾開展多元化技能培訓,讓群眾從生態保護中獲得持久穩定收益;等等。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鄙鷳B環境本身就是重要資源,就是寶貴的生產要素。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依托資源稟賦選準產業,深挖綠色產業潛力,多措并舉穩固脫貧成果,才能保護好一方生態環境、造福一方群眾,為鄉村振興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22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