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摘帽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原標題:脫貧摘帽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光明論壇】
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8年持續奮斗,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貧困一直存在。“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早在2000多年前,告別貧困,過上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生活,就成為無數人心向往之的美好愿望。如今,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我國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這不僅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實現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工作成果,而是長期接續奮斗的心血結晶。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始終關注貧困問題,采取了多方面積極舉措,有效推進了減貧事業的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扶貧工作,堅守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各地形成了既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又協調運轉、協同發力的扶貧工作機制,有關部門掛牌督戰、靶向發力,廣大干部群眾艱苦奮斗,社會各界積極支持,共同推進扶貧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進展。特別是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澇災害帶來的沖擊,各地干部群眾一手抓疫情防控和災害防治,一手抓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決戰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實現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并不意味著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全面完成。客觀上看,在絕對貧困消除后,相對貧困仍然存在,返貧致貧的因素仍然存在。據有關數據,已脫貧人口中有近200萬人存在返貧風險,邊緣人口中還有近300萬人存在致貧風險。形成新的工作思路,開展脫貧摘帽后的“接力跑”,跑出創新發展的“加速度”,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建立機制,馬不停蹄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脫貧摘帽后,在當前疫情等多重風險因素疊加影響下,部分摘帽地區的困難可能增多,這就更需要鞏固工作成果,防止返貧致貧。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幫扶,在工作中要堅持分類思維,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重點提升防止返貧致貧工作能力,針對重點地區建立起精準識別風險、著力防范風險、有效化解風險的工作機制,為鞏固脫貧成果提供堅實保障。
其次,提升質量,鍥而不舍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現代反貧困理論將貧困分為絕對貧困和相對貧困、生存貧困和發展貧困,注重通過增強自我發展能力消除貧困。這啟示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提升扶貧工作質量,強化精神扶貧,通過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通過外部幫扶激發內生動力,不斷提升貧困地區自力更生的意愿和能力,深化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時,要大力提升人力資本價值,激發創新活力,讓創新創造成為脫貧地區搭上時代發展快車的有力推手。
最后,立足長遠,順勢而為促進戰略升級。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并作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當前,我國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貧困發生率顯著降低,為推進扶貧脫貧戰略銜接鄉村振興戰略打下了基礎。對接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長期穩定脫貧、防止返貧致貧的長遠之道。這就要求建立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體制機制,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新型產業結構和體系,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在分階段分步驟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戰略目標的同時,深化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創造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成績。
(作者:許 海,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