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互聯網+”助力慢性病管理
【現象】如何管理好以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糖尿病等為代表的慢性病,既關系到患者的身體健康,也是長期以來醫療服務的重點難點。近年來,隨著可穿戴設備、慢性病管理APP、在線醫療等互聯網工具和技術的興起,慢性病管理從線下發展到線上,催生出許多新業態、新模式。互聯網時代的慢性病管理不僅豐富了產品供給、給患者帶來更多便利,也形成了新的消費趨勢。
【點評】
根據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慢性病已成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負擔,占總疾病負擔的70%以上,成為制約健康的重要因素。對此,迫切需要借助更多力量、更規范化的管理模式來改善慢性病易發高發、防控難度大的現狀。
技術進步為破解慢性病管理難題提供了方法路徑。近年來,互聯網慢性病管理平臺層出不窮,通過疾病管理、疾病教育和患者支持等服務,幫助患者實現在家自主管理;“互聯網+醫療”探索線上問診、醫藥電商配送等新模式,形成慢性病管理方面的數字醫療綜合解決方案;智能可穿戴設備實時收集患者的健康數據,通過云計算、大數據建立高血壓、糖尿病等相關疾病的風險模型,為醫生提供診斷數據支撐……借助互聯網技術手段,慢性病管理有了新途徑。
相比傳統慢性病管理方式,“互聯網+慢性病管理”可以實現分級診療、提高依從性、降低就診門檻、優化醫療診斷,從而提高治療效果、提升醫療資源利用效率。有報告指出,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居民健康意識提升,加之政策紅利的釋放,中國互聯網慢性病管理市場將快速發展,市場潛在規模達3000億元。慢性病管理從線下到線上、從單一走向多元,多達數億的慢性病人群,具有長期乃至終身的復診、用藥需求,客觀上形成了巨大的健康消費市場,催生了互聯網創業的新風口,吸引了越來越多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深耕市場布局。
早在2017年,《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就提出,推動互聯網創新成果應用,促進互聯網與健康產業融合,發展智慧健康產業,探索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務新模式。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聯合發布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出,對符合要求的互聯網醫療機構為參保人提供的常見病、慢性病線上復診服務,各地可依規納入醫保基金支付范圍。相關法規和標準規范不斷完善,各地在探索健康服務上加強引導、加大支持,為“互聯網+慢性病管理”開辟了發展快車道。
總體來看,慢性病管理依然處于起步階段。政府、行業、企業多方參與,形成打通全產業鏈條的合力,不斷提升產品供給和服務品質,推動相關領域朝著精細化方向發展,“互聯網+慢性病管理”必將打開更大想象空間,在實現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助力建設健康中國上大有可為。
(本系列評論到此結束)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06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