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應是人文載體
建筑系博士生邵長專和團隊用716根毛竹,在重慶山區建成一座竹橋,讓當地百姓過河更安全方便。全長21米,它成了全中國農村跨度最長的竹橋,而且突破了一般竹橋的使用壽命,因而斬獲國際大獎。
一座位于中國西南鄉野的竹橋,并不那么起眼,但能引來國際建筑界的關注,或許正因為它在探索中國本土建筑美學的同時,也在思考建筑的“輕與重”,更將人文主義的精神投向了廣袤的鄉村。
在一些建筑學家眼中,中國的本土建筑就應該體現中國的美學,具備中國的文化價值。在普利茲克獎獲得者王澍看來,現代的建筑理論,太多強調建筑的中心化,建筑師在建筑中放入了過多的個人表現欲,使得建筑在完成后無法融入生活。從這個角度看,邵長專設計的竹橋倒是很符合中國美學。中國南方多產竹,獨特氣候和區位條件,孕育了豐厚的竹資源,人們可以就地取材,通過現代工藝,讓充滿古意的竹橋完美融入當地環境。
竹子搭建的橋,顯然無法成為“永恒的建筑”。許多南方鄉村小橋,受益人群可能只有三五戶,甚至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三五戶都已經搬出來了。對于這種只需要管個十年、二十年的橋,也許竹橋更加切合實際、簡便易行。這是一種基于社會學的思考,也蘊含了對天地自然的理解,直指當代建筑的“輕與重”。這個時代也需要“輕建筑”。這種“輕建筑”,誕生于特定的環境,又消失于環境之中,獲取了一種別樣的生命力。
毋庸諱言,今天我們對建筑的討論,大多在城市語境下展開,而在廣袤的鄉村,卻多有空白。一些鄉村,依然處于傳統建筑美學缺失、現代設計粗糙的尷尬境地。這也是為什么,當浙江富陽東梓關村的回遷房連綿地出現在富春江畔,許多人驚嘆吳冠中筆下的江南畫卷成了真。從山水田園與建筑相匹配的角度看,中國的鄉村,恰恰有建筑師們最廣闊的舞臺。
筆者今年到重慶市巫溪縣調研時,也驚喜地發現,四川美術學院用藝術的方式在當地推行“村落再生計劃”,他們詢問老鄉的需求,然后給出設計方案。全新的空間布局里,腌菜壇、大磨盤、竹籬笆等老物件也搖身一變,成為農家院、新民宿別具特色的墻面裝飾和院落茶幾,留住了往日生活的刮痕和肌理。藝術,成了扶貧的新方式。所以,如果說邵長專的竹橋連接了河兩岸的群眾,那么建筑本身,實際上是連接了專業與日常。讓精品平民化、把記憶空間化,共同構筑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建筑從來只是載體,內核仍然是文化。好的建筑設計,一定是形神兼備,尤其是考慮到了空間背后的精神傳承與文化延續。今天,城市更加現代,鄉村也在振興,如何延續各自的傳統風貌,形成自身的特色,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命題。通過設計美的家園,讓在外的村民回到鄉村,讓市民聚集到一起,才能進一步提升城鄉的生活之美。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09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