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學懂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新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核心內涵。今年5月18日至19日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出了系統部署和安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這一重大理論成果由此確立。
當前,這一思想成為我們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根本遵循和最高準則。2018年第12期《求是》文章《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 堅決打好打勝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刻剖析了這一思想背后的深刻理論邏輯。筆記君及時摘編了本文精華,和大家分享。
一、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性
這一重要思想進一步豐富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發展動力等,深刻回答了“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二、思想內涵
具體地,這一思想集中體現為“生態興則文明興”的深邃歷史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自然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觀、“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觀、“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整體系統觀、“實行最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的嚴密法治觀、“共同建設美麗中國”的全民行動觀、“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的共贏全球觀。
三、重要觀點分析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自然觀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
習近平總書記就人與自然關系發表許多重要論述,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類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林和草。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黨的十九大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又將其作為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這些舉措為我們科學把握和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觀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鮮明體現
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從過去“盼溫飽”到現在“盼環保”、從過去“求生存”到現在“求生態”,期盼享有更加優美的生態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立足發展新階段和人民新期待,提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強調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就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彰顯了中國共產黨改善民生、造福人民的初心和使命,開創了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和執政方式的新境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觀
——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價值取向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色發展是構建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是解決污染問題的根本之策。必須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綠色發展理念更接地氣的表達,代表了新發展理念的價值取向,深刻揭示了發展與保護的本質關系,指明了實現發展與保護內在統一、相互促進、協調共生的方法論。
“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的共贏全球觀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一招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國際社會應該攜手同行,構建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經濟結構和產業體系,解決好工業文明帶來的矛盾,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實現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清潔美麗世界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一招,符合世界綠色發展潮流和各國人民共同意愿,彰顯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鮮明世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