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近日公布以城市名義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美食之都的文案,美食之都的評選指標包括:有高度發展的美食行業、有積極活躍的美食機構與餐廳、用當地食材制作傳統菜色、工業進步下仍保有傳統菜肴、有傳統市場和食品產業、舉辦各式節慶及比賽、尊重環境、在烹飪學校推動課程等,申列成功的門檻不低。
主打小吃、宴會、素食
為了申列美食之都,臺北市的上百名美食家、餐廳大廚、學者、飯店經營者等,開了30多次會議,決定以小吃、宴會、素食這3大類作為代表性美食。主持申辦事宜的官員表示,臺北市有眾多小吃,寧夏夜市的千歲宴、鼎泰豐的小籠包皆名聲在外,宴會有傳統流水席及現代桌餐,臺北市還有3000多家素食餐廳,素食普及率高、種類豐富,除宗教素食外,還有環保素食和奶素等。
臺北市將以“說故事”的方式包裝飲食文化,介紹淵源、現代餐飲生態、特色與可持續經營。以小吃為例將找出小吃背后的典故,帶人穿越時光,了解蚵仔煎、旗魚米粉的來龍去脈。
找出美食代表作
臺北市積極申請,社會各界出來支招。臺灣美食寫手梁幼祥提出,去四川想要吃麻辣,去德國想吃豬腳,去韓國想吃泡菜,但到了臺灣,什么才是有代表性的食物? 他建議應該找出臺灣或臺北的代表作。
梁幼祥認為,臺灣小吃種類不少,臺北市應該挑出小吃界的“武松”,才能達到聚焦效果。他說,小吃就像是《水滸傳》中的108條好漢,也許人們沒有耐心看完所有好漢的故事,但是一定會知道武松,如果臺北市多挑出幾個“武松”,就會令人印象深刻,否則無法令評委或媒體聚焦。
此外,梁幼祥認為,臺北夜市的衛生清潔環境還有待改善,否則不僅游客不敢輕易嘗試,就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員來考察,也可能留下壞印象。
聽聽不同的聲音
申列美食之都是一個城市的驕傲,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聲音:認為耗時費力地申請,不如實實在在地做事,踏實改善臺北市的飲食環境與品質。美食評論者王宣一認為,臺灣美食未必非要通過申請這種方式爭取榮譽,還是要把細節做好,比如把小吃攤的塑料碗盤逐步改成瓷碗、瓷盤,這會比申請活動更有意義。
媒體人吳恩文認為,臺北市首先應該提供優質的美食業發展環境,包括確立獎勵及資源補助機制、降低稅率、訓練人才等,有這樣的沃土,美食產業自然得以成長,形成一定的規模,且獨樹一格、與眾不同。(本報特約記者 邰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