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勞動主管部門16日公布最新無薪假通報企業廠數與人數,共有48廠家、5513人已達成勞資協議減少工時,實際休無薪假5021人。
臺灣部分企業近來因歐洲債務危機影響實施無薪休假。所謂“無薪假”,是指企業主為減低人事成本、避免倒閉,對雇員采取不支薪休假的方式。但對雇員而言,“無薪假”往往意味著變相失業。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期間,臺灣共有23萬員工被迫休無薪假,與雇主“共體時艱”,這一慘痛記憶讓許多人心有余悸。一些學者和輿論也擔心,無薪假風潮的擴散效應,將影響企業投資和民眾對景氣的看法,并影響到未來的經濟表現。
在無薪假風暴持續延燒情況下,臺灣勞動主管部門不得不于10月18日啟動通報機制,要求每半個月公布一次企業實施無薪假情況,并提出“穩定就業輔導團”及“充電再出發”訓練計劃方案。
從16日公布的最新情況來看,休假人數已達到21個多月以來的新高。但臺灣勞動主管部門表示情況“已有趨緩”。該部門副負責人潘世偉在記者會上表示,目前受影響的產業有太陽能、光電、印刷電路板等,協議書期限大多在3至5個月。有些企業第一線勞工休無薪假較短,白領階層因為年資長、特休多,休無薪假較久。(記者李寒芳 李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