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失業率屢創新高,民眾“薪”情也隨之黯淡。臺當局“主計處”最新數據指出,今年一到五月,不論是每人每月實質平均薪資(四萬五千六百多元)或經常性薪資(三萬五千五百多元),跌幅均是史上最高,平均一個人荷包蒸發三千四百多元。
吊詭的是,盡管薪資水平萎靡不振,但六月勞動參與率、就業人數都比之前增加,官員憂心指出,其中隱含非典型就業人口增加的危機,恐形成未來就業市場的最大隱憂。
所謂“平均薪資”,指受雇員工每月經常性薪資及非經常性薪資等總額;經常性薪資包含本薪、按月給付的津貼及獎金,非經常性薪資則囊括加班費、年終年節獎金、員工分紅、績效獎金與全勤獎金等。
“主計處”公布,受景氣衰退沖擊,今年五月平均薪資為三萬九千九百九十元,比去年同月下滑近百分之一點五。
一至五月整體表現更難看,平均薪資為四萬五千六百九十二元,比去年五月慘跌百分之七點三六,若扣除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下跌百分之○點一二影響,減幅仍高達百分之七點二五,均創下一九八O年以來最大降幅。若換算成實質金額,平均每人蒸發了三千四百四十七元。
至于經常性薪資,一到五月為三萬五千五百四十四元,比去年同期掉了百分之二點九五,扣除CPI后,實質經常性薪資減幅達百分之二點八四,亦雙雙創下近二十九年以來最高紀錄。若換算成現金,平均每人減少足足一千零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