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當局“主計處”6日公布島內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大幅衰退1.97%,創下近39年以來的最大跌幅,是史上次大紀錄。官員強調,島內通貨緊縮壓力將持續到年底。
受到去年金融海嘯沖擊,全球經濟步入嚴重衰退,島內6月CPI年增率出現1.97%的巨幅衰退,通縮壓力愈發沉重。“主計處”第三局科長吳昭明說,目前島內景氣根本談不上復蘇,加上去年比較基期太高,CPI會一直走弱到年底。
“通貨緊縮”指物價長期下跌,跟通貨膨脹導致物價上漲情況剛好相反。由于物價長期下跌,使得產業經營條件艱困,整體經濟邁向衰退、甚至蕭條,并造成民眾薪資、市場利率、能源價格等統統下跌,進一步影響經濟更加惡化,倒閉的企業和工廠越來越多,失業人數隨之攀高,民眾所得縮水明顯,愈加不敢花錢消費,陷入惡性循環。
吳昭明說,6月國際原物料(如基本金屬、原油等)及大宗谷物漲勢明顯,使得6月的進口物價指數月增率開始由負轉正,連帶影響躉售物價指數(WPI)月增率上漲1.52%,顯示島內廠商進口成本明顯增加。
但島內景氣依舊疲弱不振,零售下游業者根本不敢反映成本,反而逆勢推出加碼促銷,連小本經營的外食價格都已經連跌6個月,跌幅1.17%,與去年不斷飛漲的情況大相徑庭。
吳昭明表示,CPI想要由負轉正,必須靠內需市場支撐,雖然前陣子股市交易熱絡,但仍不足以有效拉抬民眾消費意愿,再加上勞動市場情勢依然嚴峻,整體CPI下跌力道大于上升力道,使得島內通縮壓力略為上揚,未來發展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