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4、5月份以來,隨著冬季供暖結束,煤炭銷售價格一路下滑。 從5月3日至8月29日,三個多月里,渤海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從每噸787元跌到627元。這樣大的跌幅,煤企虧損已成必然。
“現在的價格下,煤炭生產已經不賺錢了,很多煤企已經停工了,一部分處于減產狀態。”山西朔州市一位煤炭企業老板胡大偉(化名)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他還有兩個年產量為120萬噸的煤礦正處于前期基礎建設階段。此時,他正觀望煤價。
停產減產都是虧
8月,山西、內蒙等地的部分煤炭企業已經停工,大部分煤企開始減產。
在煤礦云集的陜西省,趙自忠(化名)負責著一家年產150萬噸的中型煤企的生產,生產還在繼續,只是減少了生產時間,工人輪流放假。
大中型煤礦減產是不得不選擇的辦法。胡大偉告訴記者,為了維護一些長期合作的大客戶,即使是虧損,煤礦也必須保持生產和供應。
并且,維持運營可以維持企業最緊迫的現金流。在虧本買賣中,煤炭企業依然可以回籠一部分資金,負擔煤礦的日常運營。因而,在“寧可賠錢生產”的選擇下,礦區堆積的煤越來越多,當長期消化不出去時,煤會自燃或變質。煤炭價格又一直在降,存煤多了,企業資金虧損就更加嚴重。
停工,更是下下策。在山西、鄂爾多斯、新疆等地有多個煤礦項目的企業老板張立(化名)說,停產帶來的損失更為嚴重。“這些器械設備投入過億元,如果不生產,在地下潮濕和不通風的空間很容易發生銹蝕等壞損,維修起來費用大得不得了。”而且,他說,“煤礦停工后,工人要離開,以后煤礦就再難找到這些熟練的一線采掘工作人員了。”
煤價上漲時,煤炭被認為是暴利行業,當煤價大幅下跌時,煤企會快速從盈轉虧。
作為資源性產品,煤企的利潤主要來自于規模。一位煤企老板以5500大卡動力煤舉例,2011年底動力煤為每噸700多元的終端市場售價,實際上除去采掘成本、運輸成本以及打點關系等費用外,留給煤炭企業老板的利潤是每噸十幾元錢。
去年煤價一路上揚,并保持在700元以上的價格水平。一個年產200萬噸的煤礦一年的利潤就是兩三千萬元。
而對于今年的效益,張立說,目標就是“去年的利潤可以彌補今年的虧損”。
經濟下行縮影
根據中國煤炭經濟研究院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38家上市公司利潤總額735億元,同比下降2.5%,漲幅低于全部A、B股1.8個百分點。根據證監會行業分類,38家煤炭上市公司在此背景下凈利潤同比下降15.9%,平均毛利率下降6%。
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同比增長7.8%,增速放緩,煤炭市場需求下降,電廠、鋼廠等耗煤量減少。7月,全國煤炭銷量為2.95億噸,同比下降2.7%。
2012年前7個月,煤炭供大于求的現象依然明顯。今年1—7月份,全國煤炭產量累計完成22.5億噸,同比增長5.5%,而同期,全國煤炭銷量累計完成21.5億噸,同比增長4.9%。同期,庫存增加1億噸。
價格一路走高的最近十年被稱為煤炭的“黃金十年”。 從2006年開始,隨著我國煤炭關稅從下降到最終取消,加上國際煤價下跌以及大宗商品國際遠洋運輸成本降低,國際煤炭運入國內后的價格與國內煤炭價格相差無幾,有的甚至低于從國內購買價格。
根據政府公開數據,2011年我國凈進口煤炭1.68億噸,增長15.2%,進口規模的擴大加劇了煤炭庫存。
煤價還能再跌?
面對煤炭需求增幅回落、煤炭價格下滑、市場供大于求的形勢,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召集全國14家大型煤炭企業座談,要求穩定煤炭價格,保持煤炭經濟的平穩發展。
8月31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出倡議書,提出了5項措施。主要內容包括:平衡供需、科學組織生產,倡導企業按市場需求組織生產;合理控制煤炭生產總量,努力維護煤炭市場穩定;倡導企業加強自律,不違規建設、不違法生產、不超能力生產;推動企業淘汰落后產能,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煤礦生產規模化和現代化水平等。
為緩解煤炭企業的壓力,一些地方政府開始救市。從7月1日起,貴州省執行豐枯電價政策。通過電價補貼以及豐水期電價大幅下調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開工率,以增加用電量,拉動煤炭需求;加大西電東送電量,增加煤炭銷量;另外,政府開始全面清理涉煤收費,降低煤炭企業生產成本。
自8月1日起至10月31日止,河南省政府也開始對煤炭生產、經營企業暫緩征收省級價格調節基金。
但是對于煤炭企業,張立說,最大的困難在市場。幾乎所有煤炭老板都認為,未來唯一的希望是,經濟形勢好轉,煤炭價格回升。
8月22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曉齊在聽取1—7月份煤炭市場運行及主要大型鋼鐵企業煤炭采購工作匯報后表示,煤價還有下降的空間。
據媒體分析,目前,市場上鋼材價格已經下跌1000~1100元,而鐵礦石價格跌了不到300元,如果鋼材價格繼續下跌,煤炭價格很有可能進一步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