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臺參加2010年海峽兩岸(臺灣)農漁業交流暨產業對接會的廈門市農漁業交流團,8日滿載而歸。該交流團顧問、中共廈門市委副書記陳炳發在機場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交流活動取得了實質性的合作成果。
據介紹,廈門赴臺農漁業交流團與臺灣企業簽訂了12個合作協議,成交了一批貿易的貨物貨品,其中廈門超大企業與臺灣長慶果菜合作社落實此前簽訂的春節前采購清單十幾個貨柜。
陳炳發說,這是一次快樂之行、豐收之行。在臺灣期間,廈門市農漁業交流團與臺灣農漁業界和相關方面共同探討了ECFA生效以后兩岸交流合作的模式和如何促進兩岸農漁業的共同發展,深化了兩岸農漁業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他認為,此行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規模大。這是兩岸ECFA簽署后規模最大的一次兩岸農漁業的交流合作,兩岸參加的人數有400多人。
二是規格高。此次農漁業合作論壇,兩岸農漁業的行政主管單位、海關、出入檢驗境檢疫部門和民間組織都參加會議。
三是領域廣。這次的對接活動除以往的農漁業對接交流以外,還新增加鄉鎮的對口交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交流,還有農民的文化交流,并且成功實現廈臺兩地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首次產銷對接。
四是成效好。兩岸專家學者和行政單位同臺探討ECFA之后,就如何把握機遇,促進兩岸農漁業合作,達成許多共識;廈門與臺南基層農漁會組織、企業及廣大農漁民建立了更加緊密的聯系,擴大了廈門在臺灣南部地區的影響,為今后進一步加強兩岸農漁業交流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是影響大。農漁業交流活動受到20幾家境內外新聞媒體和重要網站的廣泛關注,產生較大影響。
陳炳發認為,海峽兩岸農漁業合作論壇開辦四年來已成為加強兩岸農漁業交流合作,尤其是加強廈門與臺南農漁業合作的重要平臺,影響和效果越來越好,肯定會一屆辦得比一屆好,關注度越來越大。(記者 楊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