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太感謝了!”昨天,當臺灣因特網營銷研究協會秘書長陳定震得知,廈門檢驗檢疫部門運用海西“先行先試”的尚方寶劍,主動簡化兩岸直航貨船通關手續時,拍案叫好。
高雄貨,水手一路“OK”進港
7月27日,清晨5時的廈門港,薄霧蒙蒙。
海風輕拂中,一艘來自高雄的直航貨船,風塵仆仆地進港了。這艘臺灣“立烈”輪,伴著兩岸“大三通”正式啟動的步伐,已經在臺灣海峽運行了兩年半多時間——— 每周固定兩個航次往來于高雄與廈門之間。
像往常一樣,船長陳立德搖下船窗,吩咐水手熄滅火輪,準備牽引纜繩。“升起檢疫旗,等待通關檢疫。讓大伙也休息一下。”反正通關檢疫要將近一個小時,卸貨自然也不必這么著急。
正當大伙要懶散地躺下時,一通來自船代的電話攪了大家的好夢。“陳sir,請降下檢疫旗,立即準備開工卸貨!”
“但我的船還沒接受查驗!”深諳通關手續的陳立德,握著手中的電話,感到有些突然:“為什么可以降檢疫旗了?”
“廈門檢驗檢疫部門最近推行船舶風險評估制度。您這條船屬于高頻率進出廈門的直航船舶,經過評估確定檢疫風險系數小,允許實行電訊檢疫通關!”電話里的聲音似乎一點也不含糊。
“好消息!真是好消息!”當船長把這個剛剛得到的新決定告訴伙伴們時,全船雀躍不已……
降物流成本,廈門港掛起金字招牌
7月23日,福建省通過了“關于推動福建跨越發展若干意見”。“意見”顯示,福建正抓緊落實ECFA第一批早收清單,擴大對臺貿易,爭取特定區域、特定領域在后續補充協議中先行先試。關于廈門,“意見”提出了加快建設兩岸物流合作基地的方向。
有例為證:一根臺灣香蕉,在本地的賣價是4角錢,運到大陸的賣價上升到8角錢!可想而知,中間的物流成本有多大。這也是為什么臺灣水果運到大陸后“叫好不叫座”的原因。
據不完全統計,兩岸直航承運的船舶,每減少一個小時的靠泊時間,就能節省至少4000多美元的靠泊費用。間接節省下的費用,則至少為數萬美元。
對于臺灣貨物來說,每減少一個環節的消耗,就是幫其提升一分競爭力!臺灣貨物暢通了,廈臺直航平臺作用將更為凸顯,廈門建設海西物流中心之路將越走越寬廣。
敢想、愛拼,才會贏
一年前,有人問記者一個問題,“什么是海西”?一年后,我們可以給他一個肯定的答案,“就是先行先試”。
先行先試,需要“想”和“拼”:用創造性的思維破題,用堅強的毅力實踐,才能走出一條放在全國皆可行的“路”來。這也是“海西實驗區”的功能和優勢。
廈門檢驗檢疫局鑒定與船舶檢疫處處長佘建國告訴記者,該局正是秉承“敢想、愛拼、會贏”的理念,在“意見”出臺的第5天,就邁出了先行先試的第一步——— 船舶風險評估制度。
近年來,兩岸的船舶檢驗檢疫通關越加暢通。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廈門與臺灣本島直接往來的海上通道,將會是繼廈門-金門航線之后,第二條“黃金水道”。(記者 林靖東 通訊員 鄭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