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稱,目前地方政府掌握的社保資金結余達到2萬億元,將來可以委托給一個機構管理投資于資本市場;而日前,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會長戴相龍也建議“地方養老金上收的一部分用來買股票是可行的”。
社保基金、養老金更大規模地入市?在中國股市最“熊”的時候,證券監管部門盯上了幾乎所有的公共基金,指望公共基金來拯救股市。怎么看都像是一個騙人的把戲!
就當前的市場來看,股市與社保基金之間的關系是,股市需要社保基金、養老金來提氣養神,而現金為王的社保基金、養老金無需落入中國證券市場貪婪與投機并存的漩渦中;作為管理層,如果要求社保基金、養老金入市,“增加資本市場的穩定性”,那是對老百姓的養命錢不負責任。
誠然,社保基金入市,可以增加股市的資金供給,對市場穩定發揮一定的作用,但它的主要職責是確保社保資金的保值增值,它沒有責任也沒有義務承擔股市的維穩職能。
第一,從資本市場的特點和國際慣例來看,社保基金的投資,安全性第一,而資本市場尤其是股市,是一個風險投資的場所。美國的《社會保障法案》規定,聯邦社保基金只能投資于美國政府對其本息均予以擔保的“孳息型有價證券”,即定存、國庫券和國債,而不得用于購買股票,進行委托投資、房地產開發或其他任何方面的投資,更不允許流失到海外。
第二,從我國股市的現實情況來看,規則不公平、不規范,遠不如美國股市成熟,更不適合社保基金投資,更別說是讓社保基金大規模入市了。一來,股改讓大小非揀了大便宜,一元一股成本極低但數量巨大的大小非,等著有人去埋單;二來“新老劃斷”劃而不斷,大小限解禁源源不斷,也巴不得不怕死的去高位接盤。在規則不公、成本懸殊的情況下讓社保基金入市,期望和股市共同發展實現雙贏,無異于癡人說夢!
第三,從社保基金入市的實際效果看,股市的參與各方都想賺錢,上市公司想圈錢、中介機構想掙錢、券商想賺錢,“老鼠倉”想搞錢、有權人士尋租想撈錢、他們的錢社保基金肯定是賺不到的,要賺只有賺廣大低收入的中小投資者的錢,于是結果出現了:賺低收入者的錢又用于低收入者的養老社保;社保基金維穩托市封殺股市的下跌空間,無意間幫大小非、大小限利益集團兜底,使其穩賺不賠,甚至為培養少數億萬富翁作貢獻。
第四,從社保基金入市運作的情況來看,企業本身對市場認識膚淺,不少企業沒有進行實地調研,就重金建倉,無疑埋下了危機的種子!即使社保基金在股票投資過程中有所獲利,但涉及到的一系列灰色交易,諸如利用信息優勢逃頂或抄底、和旗下管理的其他基金利益輸送、防不勝防的內控問題等,也會對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構成傷害。
實際上,社保基金支付目前面臨著嚴峻的壓力,但投資不是為“病人”輸血,而應拓寬投資渠道,實現保值、增值的需要:一是可以投資利率高的中、長期國債;二是在市場利率高的時候投入銀行存款;三是可以投資保障房建設,不但可以收入固定租金,資產還可增值;四是即使投入股市,也要改變方式,降低風險,可以作為發起人或戰略投資者,入股新興戰略性產業、資源性產業、國家壟斷性產業,風險小增值快。既然我們可以讓美國銀行、高盛等境外投資者一元左右買中行、建行、工行和中石油,獲利數千億元,為什么不可以讓社保基金做這樣的戰略投資者呢?
無奈的是,這場事關民生的大事,真正的利益攸關者——基金繳納者、企業卻發不出任何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