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凍北旱”,對于每一個準備踏上歸途的人意味著能否順利回家過年的不確定性;對于農業生產而言,則意味著農產品產量和價格的不確定性。
自去年10月以來,產出糧食占全國八成以上的北方地區遭遇不同程度的干旱,華北和黃淮地區已經連續干旱100多天。而在南方,今年以來大部地區陸續出現雨雪天氣,其中貴州、湖南等地出現多次持續時間較長的雨雪冰凍天氣,給當地的農業生產造成一定的影響。
從目前的情況看,天氣災害似乎并未給農產品生產帶來太多的壞消息。但對于很大程度上仍舊“靠天吃飯”的中國農業來說,“南凍北旱”會不會進一步加劇并撼動農產品價格穩定的基礎,還不得不打上一個問號。
事實上,降水量豐沛的西南地區去年竟然會河湖干涸,北方地區更是連年飽受干旱之苦,只能靠過度抽取地下水來維持農業生產,這些現象都表明農業生產的基礎如此薄弱。
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大興水利強基礎”;國家領導人最近在旱區調研時也一再強調,要搞好農田水利建設,要特別重視大中型灌區建設、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發展節水灌溉。
在穩定農業生產基礎的同時,從短期來看,有可能撼動農產品價格的因素并非產量的實際減小,而是減產預期成為市場炒作的題材,從而造成價格的大幅上漲。
對于去年年初西南地區的那場特大旱災,相信不少人還記憶猶新。當時很多分析人士認為,西南地區不是我國的糧食主產區,干旱對糧食產量和價格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然而,夏糧產量數據出來之后,人們發現西南地區大旱導致全國夏糧總產量同比減少0.3%,其中云南、貴州兩省因災減產169萬噸。
正是這看似不多的產量減少,在過去一年時間里為資金炒作、糧價大漲等一系列的市場波動埋下了“伏筆”。據機構分析,目前市場已經對今年的小麥有了1%至1.5%的減產預期。有了去年的“前車之鑒”,我們對當前的天氣因素自然不能掉以輕心。
要避免災害天氣可能帶來的不利預期,不是靠“輿論引導”,而是要向市場傳遞及時、權威、準確的信息。有了這樣的信息,政府可以科學決策,農民可以掌握種植規模,經銷商可以更有效地開展經營活動。有了這樣的信息,市場流言才不至于被錯誤地放大,農產品價格才不易出現難以預期的震蕩。
反觀美國,美國農業部定期發布農產品產量和庫存數據,這些數據成為全球農產品現貨和期貨市場價格走向的“晴雨表”。略顯諷刺意味的是,要想了解中國的糧食生產狀況,我們有時甚至得參考美國公布的數字。
如果說水利等設施是穩定農產品生產和價格的“硬基礎”,那么準確的市場信息則是“軟基礎”。只有加強了這兩個基礎,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價格才會逐步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