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中國鋼鐵產業集中度也能達到汽車產業的集中度水平,我們由鋼鐵大國向鋼鐵強國的轉變就指日可待了。”2月9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名譽會長吳溪淳半是感慨半是期盼地說。
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排名前十位的鋼廠粗鋼產量僅占全國總產量的43.5%。與國際同行相比,差距非常明顯。產業集中度低是我國鋼鐵行業的老大難問題。
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說,關鍵還是要推進鋼鐵企業之間的聯合重組。雖然近年來我國鋼鐵企業聯合重組取得一定成績,但總體步伐不大,與我們的期望還有很大差距。
為什么聯合重組難以推進?羅冰生認為,從根本上說是體制問題。“現在我們的鋼廠出資人層級很多,有中央管的,有省管的,有地縣管的,甚至有鄉鎮管的。因為出資人層級差別很大,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重組就很難推進。”
羅冰生認為,當前要推進鋼企之間的聯合重組,應以市場為主,充分發揮市場優化資源的基礎作用。
“現在由于地方保護主義等因素的影響,市場這只手并沒有充分發揮作用,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夠充分。今后政府要大力創造更好的競爭環境,這樣才能更好地推進鋼企之間的聯合重組。”吳溪淳說。
羅冰生認為,對于鋼企之間的聯合重組,應打破地區限制,統一規劃,在全國范圍內推進。本地區內的重組有局限性,未必能很好地發揮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
“要充分發揮寶鋼、武鋼、鞍鋼、首鋼、沙鋼、河北鋼鐵集團、山東鋼鐵集團等特大型企業集團的綜合優勢,讓這些大企業在聯合重組中發揮主導作用。”羅冰生說。
羅冰生認為,在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的同時,國家也要給予政策支持。
“通過推進鋼鐵企業之間的聯合重組,有助于企業提高生產、經營效率,優化資源配置,產生規模效應;有助于淘汰落后產能,把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的小鋼廠清理出市場;還有助于我國鋼企在對外進行鐵礦石談判時一致對外,避免內訌,從而提高中國鋼企的議價能力。”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侯志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