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新華社發
6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正式出臺。這是一部為了建立中國特色的醫藥衛生體制,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遠大目標的綱領性文件。
在過去的3年里,有關部門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開展廣泛而又深入的調查研究,多次征求國內外各個階層人士的意見。這部13000余字的文件包含了哪些理念和體制機制方面的重大創新?這些創新有何意義?記者為此采訪了權威人士和相關專家。
理念創新: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成為公共產品
《意見》要求:以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從改革方案設計、衛生制度建立到服務體系建設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則,“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
對此,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部際協調小組辦公室主任胡祖才說,這為深化改革明確了方向和目標,為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證。
衛生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劉新明認為,這一制度強調保障基本、加強基層、扎實基礎,既體現了初級階段的國情,又體現了衛生工作追求“社會公平”的重要原則,很有針對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部部長葛延風認為,建立政府主導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回歸公益性,這不但符合醫療衛生事業的基本屬性固有特點,也是絕大多數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和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其他人口大國的通行普遍做法。
北京大學教授李玲認為,這是我國第一次明確從“基本制度”的高度保障人民健康,對醫療衛生事業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作為公共產品的制度,必然覆蓋全民、公平享有,而且制度一旦確立,就是長期穩定的。
全民醫保:緩解“看病貴”頑疾的良藥
根據《意見》,我國將逐步建立覆蓋全民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首次實現醫保的全覆蓋。國家還將把關閉、破產企業和困難企業職工、大學生、非公經濟組織從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納入城鎮職工或居民醫保范圍。
葛延風表示,建立覆蓋全民的醫保制度,目的在于實現醫藥費用的合理分擔,這是解決老百姓“看病貴”最核心的措施。
他說,“如果人人都有醫療保障,個人付費比例大幅度降低或者不付,就沒有人會喊‘貴’。”同時,醫保覆蓋全民也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手段。
明年,各級財政對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增幅為50%,并逐步提高政策范圍內的住院報銷比例和門診費用報銷范圍和比例。
另外,城鎮職工或居民醫保最高支付限額分別逐步提高到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農合最高支付限額逐步提高到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