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家統計局的年報再次刺激了人的神經。
根據2月22日發布的國家統計年報,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為19118元,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約2700元。
所謂的人均收入中位數,是指將所有調查戶按人均收入水平從低到高順序排列,處于最中間位置的調查戶的人均收入。此前每年國家統計局公布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平均工資,都引起很大的爭議,即大部分居民趕不上平均收入、收入“被增長”。
而國家統計局首次公布的年度居民收入中位數,使得很多居民感受到自己的收入的確偏低。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統計局副局長葉青告訴記者,中位數低于人均收入,說明中國貧困的群體還是比較大。中位數字的推出,是一個統計細化結果,盡管其仍存在弊端,但是,對一般居民而言,“在理解上會好一些。”
記者從統計部門獲悉,目前可能約6成城市居民,并沒有達到平均收入水平。這與過去公布城鎮職工平均工資,近6成沒有達到的情況,比較類似。
國家統計局目前正在加快統計改革的步伐,預備在目前公布城、鄉居民收入平均水平的基礎上,未來會公布整體的全國居民平均收入,即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中位數也有望公布。
統計局此前的報告顯示,目前低收入和高收入者的收入增長很快,唯獨中間部分的收入增速比較慢,這使得很多專家感到憂慮。中位數收入偏低,可能預示中國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在下降。
中國勞動科學研究院專家狄煌指出,中國迄今沒有中等收入者的準確標準,但是中間收入者收入增速慢,需要好好研究,要找到擴大中等收入比重的辦法,可以考慮一些政策,比如個稅起征點可以隨物價進行調整。
目前統計局成立了司級單位住戶調查辦,將過去城市司和農村司有關住戶調查的單位納入其中。該局已將有關城鄉一體化的統計方案上報國務院,有望在明年推出全國的居民收入數字。
6成城里人達不到平均水平
根據統計局公報公布的數字,2011年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2692元,增速低0.6個百分點。
由于中位數是處于中間位置上的那個數字,盡管此從統計學的意義來看比較正常,但是仍使得很多居民感到震驚。
葉青指出,有了中位數后,每人更容易找到自己參照的位置,“人均收入低于中位數,說明貧困的群體還是比較大”。
而記者從統計系統了解到,實際上全國的居民可能有6成達不到平均收入。這種情況比較正常。“因為其他國家也反映出類似的狀態。”一位統計部門的人士說。
此前像一些大城市的平均工資,也出現了6成人達不到的情況。比如2006年北京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為36097元,全市達到這個平均數的職工人數比重為39.3%。換句話說,有6成人平均工資沒有“及格”。北京市統計局知情人士曾告訴記者,目前北京7成人達不到平均工資水平。
而城鄉居民收入中位數,低于平均收入水平,也使得一些權威專家認為,可能中國的中等收入者比重在大大下降。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對此判斷,在過去,居民收入的數據一公布,很多人就會說自己又“被增長”了。其實,數字并沒有水分,“被增長”原因之一是“平均數”,就現實國情而言,國內收入結構并非理想的中產占多數的橄欖型,“削峰平谷”的“均數”變相掩蓋了收入差異。
建議給中等收入者減負
記者獲悉,目前全國并沒有中等收入者的準確定義。不過一些專家也認為,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看,目前低收入者收入增速比較快,高收入者收入增速也很快,唯獨中間那部分收入在下降。盡管低收入者提高收入有利于擴大中等收入比重,但是中間部分人的收入增速慢,也可能使得整體中等收入比重有下降的可能。
中國社科院數量與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沈利生指出,如果中等收入比重在下降,那么下一步國家需要做好政策調整。因為目前國家不斷提高低收入者的最低工資等,使得低收入者收入增加。這部分人也不會達到個稅的標準。高收入者可能不用工資,主要通過財產性收入來避免個稅繳納。
“唯獨中間部分的人,是守法人員,收入不高不低,正好是個稅繳納的對象。所以高收入者、低收入者都繳稅不多,唯有夾心層交稅比例大。”沈利生說。
此前,2011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合理增加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眾收入”、“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狄煌認為,十二五期間,應該根據每年的物價情況,適當調高個稅起征點,以便減輕中等收入者的個稅負擔,促進中等收入的比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