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太難訂單太少日子真難過!
服裝玩具業訂單普降兩成,原材料漲價、人力成本走高、人民幣升值……實業主感嘆“心灰意冷”
近期,國際經濟形勢的動蕩再次將生存能力有待提高的中國中小企業推到了風口浪尖。一方面,國際股市、商品市場在歐債危機陰霾發散,美國經濟數據偏差影響公眾信心。另一方面,國內物價上漲,人力成本走高,人民幣匯率不斷走強、政府收緊貨幣政策,民間資本利率也不斷上揚。中小企業如何在后金融危機時代掙扎求存?羊城晚報記者連日來對玩具、服裝、皮具、鞋類等產業展開調查發現,上述產業的中小企業訂單明顯比去年下降,企業在內外貿市場均面臨巨大考驗。
服裝玩具業訂單降兩成
“今年整個制衣行業不景氣,不但外貿企業訂單量減少,內貿企業的訂單也下降。”廣州制衣行業協會的相關負責人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根據對行業內的摸底,訂單量同比去年減少10%-20%左右。
廣州玩具和禮品行業協會秘書長王鐵也表示,“就整體玩具行業而言,訂單量同比去年減少約15%。”
記者連日走訪了多家服裝、制鞋、皮具行業企業,也同樣反映訂單情況不容樂觀。一家在廣州三元里經營多年的服裝企業老板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我一直做外貿出口訂單,今年上半年訂單減少明顯,預計下半年還會繼續減少,減少量為20%-60%。”
廣州制衣行業協會的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以前上游供應商還愿意給生產企業一定的期限還款,現在大部分要求現金支付,這對中小企業也造成巨大壓力。目前在廣州周邊大約有1萬多家中小服裝企業,今年以來已經有部分小企業因為接不到單而關閉。
原材料“海鮮價” 有單不敢接
一部分中小企業接不到單,另一部分中小企業則是有單不敢接。
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副理事長、佛山市南海合興襪業制衣有限公司總經理易啟彬就無奈地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有單不敢接,找不到工人做。現在的80后、90后要求高,我們很難管理,說實話,做實業做到現在真有些心灰意冷。”
廣東鞋業廠商會副會長、潮州市鞋業行業協會會長李錫宏也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據統計,我國鞋類2011年上半年出口190.1億美元,增長21.7%。主要的出口市場包括美國、歐盟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但由于國際原材料漲價、人民幣升值,再加上勞動力成本上漲,我們調查目前鞋企訂單還是有,但就是不敢接大單。”
“今年以來企業給工人漲薪幅度達15%-20%,這直接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最頭疼的是即使是提高工資,但仍有部分崗位的熟練工人不容易招到,有訂單也不敢接。”在海珠經營一家中型服裝廠的郭老板對記者表示。
而經營毛絨玩具的盧總則反問記者:“現在原材料是海鮮價,人民幣匯率又不斷升值,接一個大單的周期起碼要兩到三個月,怎么保證能贏利?不賺錢的生意誰會做呢?”據廣州玩具和禮品協會的摸底調查顯示,目前有不少中小企業不敢接單,只能觀望。
開拓內銷 “三低”難題待破解
訂單下降,中小企業如何自救?記者調查發現,已經有些企業開始抱團向內銷市場進軍。
廣州耀華國際皮具城策劃總監馮就移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為了幫助企業拓展市場,廣東省皮具箱包流通協會組團進駐該商場,希望在全國最知名的梓元崗商圈尋找更好的商機。
“其實,我們進駐廣州耀華國際皮具城,也并不是希望一步就能打開國內市場,但可以幫助推廣產品,也能增加內銷訂單。”一位來自花都的皮具商對記者表示。
服裝行業也開始發力。上周四,廣州國際服裝展貿中心(舊廣州流花展館)迎來第二批進駐商家簽約大會,中國服裝論壇秘書長王軍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目前中國的服裝市場面臨的危機和挑戰非常大。特別是國際品牌的進入,對于中國本土品牌的沖擊不容忽視,走內銷渠道,沒有品牌很難做大。中小型服裝企業不得不選擇被動接單生存還是走創造品牌之路。
“目前,中國制鞋業面臨‘三低問題’,即低檔次、低質量、低價格。要改變這個局面,開拓內銷市場,鞋企必須由數量型轉向質量效益型,用品牌質量獲取利潤。” 廣東鞋業廠商會副會長、潮州市鞋業行業協會會長李錫宏表示。
“不過,要開拓內銷市場并不容易。首先內銷的訂單規劃性不強,節日前特別旺,平時比較淡,現在招工又這么困難,不規律的訂單無法養活一個廠。更何況內銷渠道還存在庫存消化和拖欠貨款的問題。”玩具商盧總也對記者道出其中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