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外貿數據發出了較積極的信號,外貿進出口實現了基本平衡。穩定進出口增長和優化進出口結構仍然是我國外貿發展的著力點
海關總署10日發布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情況。受國內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以及春節長假等因素影響,今年一季度我國累計出現10.2億美元的貿易逆差,而去年一季度為順差139.1億美元。這是繼2003年和2004年一季度之后,時隔6年再次出現季度貿易逆差。
專家認為,一季度外貿數據發出了較積極的信號,我國外貿進出口朝著更加平衡的方向發展,穩定進出口增長和優化進出口結構仍然是我國外貿發展的著力點。
一季度貿易出現逆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所致
海關統計顯示,一季度進口值創歷史新高,首次超4000億美元,比去年四季度增加5.1%。3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環比較2月份大幅增長51.4%,其中出口環比增長57.3%;進口環比增長46%。
分析人士指出,一季度貿易出現逆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所致。據海關統計,在進口商品中,主要大宗商品呈現“量價齊升”的態勢,進口均價普遍出現明顯回升。其中,鐵礦砂進口1.8億噸,增加14.4%,進口均價為每噸156.5美元,上漲59.5%;大豆1096萬噸,減少0.7%,進口均價為每噸573.9美元,上漲25.7%。
從貿易結構來看,貿易逆差主要來自一般貿易進口的較快增長。前3個月,一般貿易進口2319.5億美元,增長37.4%,高出同期全國進口增速4.8個百分點。一般貿易項下出現貿易逆差459.8億美元,擴大66.5%,已接近2010年全年水平。
專家表示,中東及北非地區的動蕩可能無法在短期內得到緩解,未來國際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仍可能會繼續上漲。而大宗商品進口占我國總進口的三成,這可能會放大今后逆差出現的概率。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認為,一季度進口增長迅速,說明國內市場需求旺盛,經濟運行平穩。今后,在增加對包括能源、礦產、糧食等戰略物資與資源進口的同時,要繼續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調整進出口商品結構,逐步擴大對先進技術設備和服務行業的引進。
預計全年外貿仍將保持順差,但順差規模會有較大回落。外貿進出口將繼續向基本平衡方向發展
海關統計顯示,3月份出口1522億美元,增長35.8%;進口1520.6億美元,增長27.3%。3月份出口增速高于進口8.5個百分點,并一改2月份73億美元貿易逆差形勢,當月貿易順差1.4億美元。
在出口商品中,一季度,我國機電產品出口2320.3億美元,增長22.8%。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969.6億美元,增長27.8%;機械設備746.9億美元,增長15.5%。
張燕生認為,在出口強勢增長的情況下,要特別警惕國際國內兩方面因素對出口帶來的成本壓力。這既包括全球能源、資源等基礎性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也包括國內勞動力,土地,煤、電、油、運等成本上升造成的生產壓力。輸入性通脹壓力短期內不能減緩,這對我國外貿進出口構成了長期的不利因素。
業內人士透露,由于油價上漲助推成本上升,服裝紡織企業壓力沉重。目前服裝產品除了全棉、全毛面料之外,大部分以棉和滌綸等合成面料為主,其中滌綸等占的比例達到70%左右,而滌綸纖維等合成纖維都是與原油關系較為密切的細分領域。
今年一季度,服裝出口284.6億美元,增長18.4%;紡織品201.7億美元,增長32.7%。一件價值100元的衣服將因石油漲價最少增加5—8元成本,出口“量”增“利”減值得關注,產業結構調整任務仍然艱巨。
分析人士指出,我國一季度貿易逆差是暫時的,4月后,由于季節性影響消失、外部世界經濟總體環境趨好等因素,4月份出口同比增速趨穩的可能性較大。預計全年外貿仍將保持順差,但順差規模會有較大回落。外貿進出口將繼續向基本平衡方向發展。